心理健康的需求和服务涉及到社会中的每一个人。我们不仅需要看到个体,还需要看见全社会的需求及整个体系的合作。8月27日“公益联合·心理健康社会服务体系共建暨‘向阳而生’项目启动仪式”中的圆桌环节邀请到不同背景的嘉宾,就“看见心理健康的不同需求、构建多元服务体系”展开讨论。
圆桌一
“看见不同人的心理需求”圆桌对话嘉宾合影
(从左至右,徐珊、闫芳、李志艳、高滢智、李帅)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副院长徐珊主持第一个圆桌——看见不同人的心理需求。她邀请来自医疗、公益执行机构、互联网科技公司、公益平台机构领域的嘉宾,分享他们在心理健康领域开展的工作,探讨如何看见社会不同方面的真实需求。
闫芳发言
作为精神科医疗工作者,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主任医师、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妇女健康与发展专委会副主任委员闫芳指出,心理健康是身体健康的重要部分,国家高度重视心理健康事业的建设与发展。当前面临的主要挑战是公众对精神疾病依然存在着误解和歧视,导致许多人在出现心理问题时选择回避就医。闫芳医师强调很多精神疾病是可防、可治的,对于前来咨询的人,医生会进行专业的评估,根据评估结果提供个性化的建议或治疗方案。轻症的给予应对压力的建议;确实存在严重精神障碍的患者,则需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这样才能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随着国家对精神卫生事业的重视,精神科医生队伍不断壮大,专业能力也在不断提升。闫芳医师呼吁,面对心理问题时,不要害怕,不要逃避,应该积极寻求专业的帮助和支持。目前医院已与不同地区的基层医疗机构开展合作共建,今后也会与更多有需求的基层医疗机构协同发展,提供更好的专业对接和转诊服务,同时希望通过公益活动,与公益组织搭建绿色通道,互联互通,共同提升精神卫生和心理健康服务的水平。
李志艳发言
资助者圆桌论坛秘书长李志艳从资助者的角度,分享了关注儿童心理健康的三大视角。首先是教育视角,强调全人教育和适合儿童生命成长的教育,即不仅关注学业成绩,还注重身体、情感和道德等多方面的培养。心理健康和教育是互相影响的,因此部分资助会关注到体育、美育、营地等教育载体来支持儿童智力外的身体和情感的发育。其次是儿童保护视角,许多案例显示儿童心理问题的根源在于其支持系统(家庭、学校等)的崩溃。社会组织致力于重建或修复这些系统,特别是在乡村地区,通过识别高风险的儿童并提供支持。最后是卫生健康视角,这个视角将心理健康视为可筛查和治疗的疾病,类似于身体疾病。相关基金会和机构在此领域开展工作,目标是消除心理健康的“污名化”。解决这类问题需要行动者和资源方共同努力,包括政府、公众、家庭、企业。这些民间资助对于公益创新尤为重要,支持开展研发工作、资助组织发展以及开展试点项目等。
李志艳秘书长提到:“我们机构期待培育战略型资方,能够长期稳定地投入并推动心理健康领域的项目组合,同时引导新资助者快速进入该领域。”
高滢智发言
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运营管理部负责人高滢智分享了其基金会专注于儿童与青少年心理健康领域的四个方向:支持公益项目、创投创新、行业研究与科普联动,并通过调研,从公益行业角度总结了心理健康公益项目的四项挑战:一是项目多聚焦于学校场景,需探索更多应用场景;二是青少年心理服务需求激增,但专业服务能力尤其是公益领域专业人才匮乏,需加强志愿者培训;三是公众对心理健康认知不足,存在“污名化”现象,需加强科普倡导;四是数字化应用不足,需技术赋能。
针对上述问题,基金会计划未来将支持种子机构的创新项目;设立小额资助,提升中小公益机构专业能力;通过科普画展与线上直播等形式推进公众科普,以减少心理健康的“污名化”;依托腾讯技术优势,开发AI助手工具,助力心理机构数字化升级,促进儿童与青少年心理健康领域的发展与进步。
李帅发言
龙湖公益基金会教育公益负责人李帅分享了其基金会秉承“善待你一生”的理念,专注于全生命周期的公益项目,涵盖大病医疗、乡村教育及青年职教发展。在乡村与职教领域,尤为重视心理健康教育,通过项目与地方政府合作,提供专业培训与工作坊,强化校园心理健康活动,提升师生及家长的心理健康意识与能力。针对职业教育学生,特别是面临自信不足、目标模糊的个体,基金会实施定向的心理支持。
基金会聚焦于乡村地区及偏远县域的项目,通过实践观察到三个现象:一是留守儿童因基础情感需求未被满足,导致厌学和自我伤害;二是乡村儿童社会支持系统不完善和心理健康支持不足;三是教育内卷导致学生的焦虑和抑郁。这些问题凸显了心理健康教育的紧迫性。在这种背景下,心理健康问题已显著影响教育效果,她认为心理健康必须在教育初期就予以干预,才有助于实现全方位育人。同时,基层心理健康工作者资源匮乏,亟需更多支持。
圆桌二
“多元构建心理健康的社会服务体系”圆桌对话嘉宾合影
(从左至右,黄放、姚灏、王侠、代洁、张果)
圆桌二由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儿童社会工作发展中心副主任黄放担任主持人,引领讨论“多元构建心理健康的社会服务体系”,当看见社会不同的心理需求后,需要社会不同的力量参与才能更好地发挥服务网络的意义和价值,本次讨论邀请到了医疗卫生机构、教育研究机构、基金会和一线心理服务代表探讨当前构建中遇到的困难,共商解决方案。
姚灝发言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住院医生、心声公益创始人姚灝介绍,其目前主要从事精神疾病治疗课题研究与家庭支持患者康复工作,并发现,当前精神疾病患者面临高复发率和院后服务不足的挑战,这暴露了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和精神卫生服务体系中院外康复支持服务的缺失。因此,医疗卫生机构现在不仅需开展诊断、治疗和康复工作,同时帮助患者提升工作能力,解决复学、复工难题,还需关注家庭成员的综合支持,减轻家属压力。精神健康与心理健康的公益慈善领域正逐步发展,但仍缺乏有效平台去汇聚各方力量。向阳而生项目为此提供了契机,能促进利益相关方共同探讨问题。
姚灝建议引入国际上的有效方法,如美国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社区支持项目,通过高频次的学习会,围绕具体议题深入研讨,促进多方参与、知识共享,并将其进行本土化调适,以促进科学、循证的创新公益实践。
王侠发言
北京市海淀区教育科学研究院科研员王侠目前主要从事心理健康研究与指导工作,她分享到随着学生心理问题的增多,工作范围显著扩展。我们不仅要推进心理健康教育的规范化、科学化和常态化,还需注重心理辅导室的设立、心理老师的配备及儿童支持工作。同时,加强家庭教育工作,通过家长学校、团体辅导等方式提升家长教育能力,以应对家庭环境对孩子心理健康的影响。然而,当前面临多重挑战:一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普及和规范化,心理老师培训不足且难以应对复杂问题,需加强专业培训和资源调配;二是提升心理健康服务的广度和深度,协作平台的建设和专业资源的整合是关键问题,需社会多方协同干预。
面对这些挑战,王侠强调需要着力通过培训、科普、家庭教育等多种手段,综合提升心理健康服务水平,同时也呼吁更好的资源配置和政策支持。
代洁发言
北京桥爱慈善基金会执行秘书长代洁介绍了基金会在心理健康领域的工作是通过专业的方法、艺术疗愈的手段进行心理疏解等。机构自2013年成立以来,与中科院心理所合作研发了针对一到九年级的心理健康课程体系,结合影视等多媒体的创新形式,已在全国六地多所学校实践疗愈课程。实践中发现了很多偏远地区缺乏心理健康专业教师,项目支持乡村教师学习系统化的心理疗愈课程,老师明确表达心理健康课是发现、体验,同时也是赋能的过程。除此之外,基金会还在社区开展家校社联动活动,社区中的社工、大学生伙伴和志愿团队,可在预防和支持心理健康工作中发挥非常多的作用和价值。
未来,基金会希望能够与更多伙伴携手一起提升对心理健康的群体认知,为一线心理健康教师创造更多成长空间与支持,共同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成长。
张果发言
资深心理咨询师张果作为心理健康领域的实践者分享其工作聚焦于三个方面。一是致力于为企、事业单位和教育系统设计并实施全方位的心理健康支持方案;二是关注乡村儿童及妇女工作者的心理健康发展;三是直接面向社会提供心理咨询服务。然而,在实践过程中也面临诸多挑战:一方面,家长往往在孩子心理问题集中爆发时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这要求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加强预防工作,提高家长的心理健康意识与应对能力。另一方面,项目参与者的需求与期望往往与我们的设计存在偏差,需要在项目策划与实施过程中更加注重参与者的需求与反馈,确保项目效果的最大化。
张果呼吁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从治疗视角转向赋能视角,并倡导全民参与,通过简单的赞美、拥抱等动作传递温暖与力量,以日常温暖行动助力心理健康的发展。
通过圆桌嘉宾的分享和讨论,我们看到“向阳而生”项目的出现是多元构建心理服务体系的一小步,不同行业背景的嘉宾通过圆桌对话相互有了更多的理解与期待。“向阳而生”不仅仅是一个心理健康共建项目,更是一个汇聚政府、专家、服务机构、媒体及公众等多方力量的公益网络,未来项目将推进持续合作,创新服务模式,让“人人享有更好的心理健康”迈出一大步!
版权所有,如需转载请标明出处
统筹:高华俊
责编:李静 张栋
文章来源:中国公益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