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慈善周 | 王振耀:中国式现代化慈善格局正在形成
2024-09-16 49

导语

今年9月5日是我国第九个“中华慈善日”,这是一个全国范围内共同关注和参与慈善事业的重要时刻。今年的主题是“崇德向善,依法兴善”。


今年的“中华慈善日”具有特殊意义,它是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之后举办的首个“中华慈善日”,同时也是新修订的慈善法正式实施之际。为了深入探讨慈善法实施8年来的成果,展望未来,并分析新修订慈善法的亮点及其对慈善事业的影响,以进一步推动慈善事业的高质量发展,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联合民德咨询(北京)有限公司、海南亚洲公益研究院计划发布一系列中华慈善周文章,以助力慈善事业的高质量发展。今天发布我院王振耀理事长的点评文章《中国式现代化慈善格局正在形成》。


慈善法自2016年颁布并实施以来,已经8年。这是我国慈善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慈善大法,其贯彻实施过程中所激发出来的社会多个领域的活力,特别是对于社会建设的持续促进效果,尤其是道德水平的提升和社会风气的改善,是相当明显的。


民政部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7月底,全国共登记认定慈善组织达15151家。公益慈善类基金会2015年为4784个,到2024年上半年即达到9708个。慈善组织的发展,是现代慈善事业的一个基本标志。相当可喜的是,浙江、福建、江苏等沿海省份在贯彻慈善法第十条过程中,特别注意发展县级基金会以服务于较为富裕家庭与中小企业家的捐赠,仅浙江省的县级基金会即达400多家,位居全国首位。


8年来,慈善捐赠数额不断增加,许多企业和家庭已经把捐赠纳入日常性的工作与生活规划之中。民政部统计数据显示,全国社会组织接受的捐赠款从2015的610.3亿元增长到2023年的1363.8亿元。以曹德旺为代表的慈善家开展了百亿元捐赠创办大学的行动。腾讯基金会更是宣布了千亿元捐赠计划并分步落实,其“科学探索奖”和“新基石研究员项目”,在科学研究领域产生了积极影响。  


8年来,以“99公益日”为典型的网络平台慈善得到深入发展。据统计,截至2024年8月19日,腾讯公益平台历史善款总额313.50亿元,历史爱心总人次达10.93亿人次;支付宝公益平台捐赠总额81.20亿元,捐赠次数总计达47.97亿人次。民政部指定的29家平台已累计为全国逾2万家(次)慈善组织提供信息发布服务,发布公开募捐信息超过17万条,募集善款总额超过500亿元,累计带动逾600亿人次的网民点击、关注和捐赠。如果粗略计算,在过去这些年,14亿人口平均每人参与网络捐赠达到42次以上。网络慈善已经成为中国社会大众经常参与的方式。  


8年来,慈善信托经历了从初创到逐步发展的历程。民政部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7月底,全国累计备案慈善信托1877单,信托合同总规模74.7亿元。北京、浙江、广东等地,在慈善信托领域勇于探索,创造出较为丰富的经验。  


8年来,社区慈善逐步推进,产生出巨大的社会活力。不少地方推进注册成立社区基金(会),鼓励大众参与社区的各类慈善项目。河南省慈善联合会与地方各级慈善会致力于推进社区慈善的普及,全省的捐赠数额多年超过10亿元。  


8年来,在应对较大自然灾害特别是新冠疫情的过程中,社会大众积极捐赠,各类慈善组织第一时间响应,与政府密切配合,形成了巨大的社会合力,推动应急慈善逐渐成为制度,在世界慈善领域实现了引领性的制度创新。一个突出的案例是,湖北省慈善总会面对2020年初突发的严重新冠疫情,积极主动与社会多方力量共同行动,针对各类挑战,善于探索,勇于创新,探索出较为系统的应急慈善经验,获得政府的高度认可,并很快就将应急慈善升华为地方性法规,为国家修改慈善法提供了重要的经验。  


8年来,慈善服务在多个领域广泛发展。在“一老一小”领域,慈善力量与社工逐步融为一体,深入社区,展现社会服务的专业性。养老与儿童的服务与公益慈善项目日益密切结合。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的“童伴妈妈”项目,覆盖10多个省市的上万个村庄,对基层儿童主任制度建设产生了良好影响。北京泰康溢彩公益基金会在北京开展的单位社区养老服务联合体建设的项目,以慈善之力融合各类养老服务要素,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各地志愿服务广泛开展,中国志愿服务网显示,截至2024年8月19日,全国实名志愿者总计2.37亿人,志愿队伍总计135万个,志愿项目总计1248万个,服务时间总计532600万小时,志愿服务精神得到较好的弘扬。  


8年来,政府的促进措施陆续出台,最为突出的是“中华慈善奖”的示范效应日益扩大。绝大多数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均设立地方的慈善奖,激励更多的爱心人士投入慈善事业。有的地方进一步深入贯彻慈善法的规定,在市、县两级政府建立慈善表彰制度,弘扬社会正能量,使有关法律得到较好落实。


总体上,慈善法实施8年,我国的慈善事业已经取得长足的进步。综观全局,有一些趋势性的特征相当突出:首先,由于法律保障的持续加强,我国社会大众的爱心奉献精神正在得到系统性地弘扬,慈善法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所确定的各项制度基本适应于社会发展的多方面需求,慈善事业作为高质量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日益显示出其正向的社会影响力。其次,我国社会组织在慈善领域的创造力逐渐展现,无论是网络慈善还是社会服务、环境保护与文化艺术领域等,都有不少项目在国际社会崭露头角。最后,尤其令人瞩目的是,最近几年,各级慈善会将慈善事业逐步融入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的高质量发展进程,促进社区慈善不断普及,将慈善事业与社会治理体系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更多的企业家则是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倡导科技向善、商业向善、善本金融等,不断开创善经济的发展之路,“无公益、不商业”日益成为共识,一个中国式现代化慈善的格局正在形成!


尽管在慈善法贯彻落实过程中还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我国慈善事业所展示的方向已经相当明确,随着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进一步推进,尤其是新修改的慈善法的进一步落实,我国慈善事业必将在不久的将来步入一个更大更新的发展阶段。

-END-

主笔

 王振耀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理事长

民德咨询(北京)有限公司总裁


版权所有,如需转载请标明出处

统筹:高华俊

责编:李静 张栋

文章来源:慈善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