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机构介绍
首页
研究成果

9月2日,阿里巴巴公益第八届95公益周生态大会举行,大会以“爱有行动,致敬行动者”为主题。这一次,阿里巴巴除了致敬台下数百位公益行业的行动者、平台上的爱心商家和亿万网友,还发布了业内第一份小微公益观察报告,致敬了一个带给我们持久深沉感动的群体——小微公益人。 值得关注的是,我院理事长王振耀先生也受邀为这份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报告撰写了推荐语。


报告样本均来自阿里公益“天天正能量”项目十余年公益实践,由项目组联合全国400多家合作媒体挖掘、写就,旨在从“小人物”“小事情”,探知时代公益发展里的新变化、新需求和新风向。


以下为报告全文:


全文15903字,阅读共需要34分钟。


01 

贾西津

清华大学公益慈善研究院副院长


阿里公益“天天正能量”项目的小微公益观察报告,记录单元都是个人,自2013年项目实施至今,累积讲述了12849个人,他们大多是你我身边生活中可见可及的平凡人。微小个体可能影响我们的公共生活吗?


在这些“小微公益”中,可以看到一些特点:公益不必然是职业,而一定有持续的公共关怀。报告画像出的他们,大多并非专职公益人,本职所在150多种职业,教师、医生、的哥、工人……他们可以关注一个地区、一类特定群体、一种问题、一个被忽视点、一点新视角……事情可能很小;可贵的是,他们在小善上步履不停地走着。


在现代公益的理念上,公益不需要无我,而一定有对他者的共情。报告中人超半数是因为自己的经历困境,而将自己的救赎之路延伸到对他人的祝福;或者,看见身边的人、家庭,共情于他们的处境。将自己生命的亮光活出来、照进他人,而不是舍弃自己,这是更良性、更符合人性的公益。这样的公益,一定爱的是具体的人,当我们像爱自己一样爱邻人,这爱就也成为对自己的祝福,不会像项飙教授所说丢失了“附近性”。


什么是公益的“爱”呢?成熟的公益人,以及年轻的群体越来越容易意识到,公益不需要苦情,但一定需要认知人的平等尊重。报告十年前后的公益高频词,从“省吃俭用”、“热心”、“坚守”、“资助”、“义务”,变为了“社区”、“共享”,这真的应该让我们看到公益未来的希望。一百多年前现代公益模式的开创者卡内基,定位公益目标是“助人自助”,并强调如果滥加施舍,还不如一毛不拔。看到、尊重、助力每个人自身的人格独立、尊严、主体能力发展,而不是关注于自己的舍己、付出、给与,更是朝向公益的真实价值。


当然,当每一个微小的个体参与到公益行动,总是可以不断拓展创造公共价值的空间。“公共性”说得通俗些,就是平等个人的普遍关爱。比如,陌生人的处境,我为什么要关心?难道就是我有他无,爱心帮他一把吗?事实上在人的“权利”的意义上,我能不能看到他的处境与你我、每个人的共通性?能不能一起去改善某种机制,创新某个做法,倡导某种观念,使身在这种处境中的每个“我”多一点办法或力量去面对它?这样让公益之路可以不断升维、升阶。


再有,爱邻人,谁是我的邻人呢?公益之爱的对象需要是可爱的人吗?是弱势群体吗?是对社会有用的人吗?是和我同族、同国、有共同利益的人吗?有没有仅仅基于人之为人而具有的普遍之爱呢?特别是在数字时代大大扩延了我们可见可及的“邻人”范围时,普通人可能参与公益的对象、方式、时间跨度,都更扩展了。


小微公益的各种践行,让我们看到普通人参与公共价值创造的可能性。一个平凡个体,面对庞大社会问题很容易有渺小无力感,或者无奈被卷,或者选择躺平;但当去朝向公共性,就会慢慢发现,公益可能是赋予微小个人的关键力量。

02 

林曙颖

天天正能量获奖者、上海爱·米粒认知症家属互助会发起人


母亲2016年被确诊认知症后,我的生活轨迹也随之被改写。


8年前,由于公众对认知症了解还很片面,很多家庭也没有勇气向外求助,因此感同身受的家属间互相交流,成为了很好的相互支持形式。大家相互分享照顾经验、技巧还有医疗资源信息等。


回过头来看,由家属这样的小微公益人发起的互助会,是现有公益组织之外的另一种实践,有着独特的优势和作用。


母亲被确诊为阿尔茨海默病后,随之而来的恐慌、焦虑和对疾病的无章法应对,让我和家人都陷于疲惫、压抑和愤怒的状态。


也许传承了父母坚忍不拔的个性,我一边学习了解认知症,一边学着应对母亲因疾病导致的精神行为异常,经过一年多不断积累与疾病斗智斗勇经验,终于领悟到我们家庭与认知症母亲相伴好好生活的可能性。


基于自己的照顾经验和感悟,2018年我发起了爱·米粒认知症家属互助会,目的是通过社群的交流,帮助照顾者缓解心理负担,增强向前迈进的勇气。


这六年里,我对家属照护者这一群体也有了更深的了解,对创建时的互助理念“有你、有我、有我们”有了新的认识,逐渐践行在“为你、为我、为我们”的路上。


过程中小微公益人能做的,其实细碎又深远。


家属照护者本我具足的光亮,源自内心深处,承载着独特的价值能量。小微公益人更多的,是帮助这些价值能量被看见、被调动,去影响更多正在面临因疾病带来极度困扰的家属。


有些家属在放弃工作、全心全力照顾家人之后,会失去与外界的联系。当亲人离世,他们的生活突然失去方向,极易产生无意义感。为此,互助会联合外界的支持资源,为照顾者提供援助。发掘他们在照顾家人这一人生阶段所积累的经验,并与自身个性相结合,加以培训,在照顾旅程暂告一段落之际,小微公益项目让他们重新定义自身的社会角色,再度勇敢前行。


这是我第一次成为小微公益人,也第一次亲身体会小微公益项目的力量——人和家庭、和社会的链接,可以靠公益来维持和更新。


很高兴,我和互助会的成员们都在成长,也很感恩能被“天天正能量”看见。


希望小微公益人的身份,让我和更多迷茫过的普通人可以在公益这条路上继续前行,在社会进程中尽自己的一份力!


03 

万杰

广东公益恤孤助学促进会志愿者、农村水上安全推广计划联合发起人


人生的转折常常源自那些不经意间的“意外”。


如果不是因为2015年那场悲剧——一个受资助家庭的孩子不幸溺亡——或许我永远不会萌生在农村开展防溺水教育的想法。


当我与恤孤助学会项目主任梁栋彬先生一起走访现场,看到绝对贫困的家庭环境以及农村普遍存在的水环境风险时,内心受到了极大的触动。作为体育工作者,如何为最需要接受防溺水教育的乡村孩子提供帮助,成为我挥之不去的使命。2017年,在与香港游泳教师总会秘书长陈保禄先生的交流中,我找到了通过移动泳池在农村开展防溺水教育的初步方案。在香港游泳教师总会的支持下,我们正式开始了农村水上安全知识推广计划。然而,随着项目的实施,各种挑战逐渐显现。


高标准志愿者选拔导致合格人员稀缺、资金短缺、如何寻找合适的项目实施地点……这些让我倍感焦虑,但即便在最艰难的日子里,我也相信专业的力量可以改变人们的看法,或许这就是小微公益人身上共有的韧性,也是最朴实的公益发心。


我们用每一次防溺水教育的成功案例去影响周围的每一个人,包括当地的教师和家长们。越来越多的志愿者加入到我们的团队中来,他们的真实经历又激励了更多志同道合的人加入进来。七年后的今天,通过“移动游泳池”学会游泳的学生已有约16000人。


回顾项目历程,我最深刻的体会是:一个简单的想法从构想到实施,需要不懈的努力和广泛的支持。我相信有许多人怀揣着服务社会的热情,只是缺少合适的平台或渠道来实现自己的愿景。未成年人溺亡虽然仍旧是个社会难题,但我们通过7年探索,交出了一份可复制的“公益”解法。而这份解法背后,或许还有一万种可能。我们要坚信,自己能够通过行动影响和改变社会问题,承担起应尽的社会责任。


用一份发心,通过行动来唤醒改变,对我们来说,就是“公益”。期待通过“天天正能量”的挖掘,更多小微公益人的才华能得以施展,更好地服务于社会。让我们共同努力,让这个世界充满更多的爱与美好!


导言


公益可以很宏大,公益可以很微小,本报告通过探查公益“微结构”,从公益故事里的“小人物”“小事情”,去探知时代公益发展里的新变化、新需求和新风向。微小的爱也万能,全社会的善意奔流,会充盈更多的社会毛细血管。


报告的观察样本均来自“天天正能量”公益项目获奖者。秉持“让每一份善良都散发光芒”的美好愿景,2013年7月,阿里巴巴公益启动“天天正能量”项目,迄今联合全国媒体累计讲述传播了12849例平凡人的善行义举,覆盖全国300多个地级市、1000多个县级行政区,这些人物中有大量的一线公益人和民间草根公益实践。


在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小而美”也有大能量,看到了丰富的“人人公益”民间创新样本,也看到了在最基层的公益场景中,改变正在发生。


通过十余年密切合作与观察,我们与400多家媒体伙伴一同记录下了这些故事,这些基于民间生发的、个体或小型草根组织推动的公益实践,我们统称为“小微公益”。


尽管视野有限,我们依然渴望分享这一视角,探讨三个核心议题:

其一,小微公益人究竟是哪些人?

其二,他们想做什么、他们做到了什么?

其三,小微公益对公益和社会事业有什么意义?

这份报告是对过往的回顾,更是对未来公益趋势的探讨。


PART 01他们是谁? 


点击图片可阅读案例相关文章


忻元华,78岁,浙江宁波高校退休教师。2015年开始,他和夫人滕崇先后远赴五省山区的二十四所学校支教。忻元华带给孩子们神奇的物理、化学实验,滕崇则带去心理健康知识。古稀之年重启教育旅程,八年时间里,忻元华为3万余名山区孩子点亮了科学的“星星之火”,被孩子们亲切称为“魔法爷爷”。2024年,这份爱从一对夫妇到一支队伍,在宁波市委老干部局和宁波市教育局的倡议下,“忻元华银龄教师支教团”成立,13名退休教师一同前往大凉山支教,成为照进大山深处的一束耀眼的光。


在传统公益理念里,老年群体总是以公益对象的身份出现,他们是媒体头条上的“大爷”“大妈”,总是与疾病、孤独、困境、诈骗这样的负面词汇联系在一起。


如今,当“老宝贝”登上媒体头条,当“满大街朝气蓬勃的老年人和死气沉沉的年轻人”成为热点话题,我们发现,像“魔法爷爷”一样的老年群体在小微公益领域也大放光彩。


他们是通过社区互助、帮助了年轻人也感受到自我价值的宁波共享奶奶,是让老旧社区有家的味道的沈阳“妈妈厨房”志愿者们,是退休后为30个特殊孩子建了一个家、探索康复训练新模式的合肥老人李全志……


截至2024年8月,天天正能量共奖励12849人,在总获奖者中,60岁以上群体只占14.3%。但在“天天正能量”小微公益人的版图里,他们却是重要的生力军,占到了32%。


自2022年起,中国以每年2000万人的速度,迎来史上最大的退休潮。60后、70后陆续进入人生后半场,有不少脱离原有的生活环境,来到子女所在城市,如何走出家门、融入社会,如何让夕阳红焕发出不一样的光彩,获得高质量的晚年,公益提供了一个解法。


同样因为社会分工被边缘化,在公益中感受群体认同、身份认同,重新锚定人生价值的还有这群人——新城市女性。


在浙江台州临海繁华的柏叶西路上,一家名为“府城花开”的小店,静静栖身。玻璃门后,却是人间烟火与公益大爱。


店主名叫王双双,是一位85后的二孩母亲。曾经在外历经风雨、创业有成的她,回到家乡后,发现身边的不少女性正如当年的自己一样,面对着陌生环境与生活压力的双重挑战。她精心策划组织了一系列公益活动,成功助力这些女性融入社会,凝聚起了一股近四千人的公益力量。


她说,我成为“流动人口”时,经常碰壁,所以对这一群体感同身受。她带领大家通过研发、义卖,把一朵朵手工制作的绒线花,做成了公益造血的“大产业”,同时还免费教授家庭困难的家庭妇女,为她们提供材料,再回收织出来的绒线花,为她们增加收入,实现了女性帮助女性、让更多人帮助更多人的大梦想。而公益,也从融入的手段,变成了几千位“王双双”的生活方式,她们通过报团取暖、互助助人找到了另一种活法,也感受到了这座城市的文明与包容。


>> 更多 <<

点击图片可阅读案例相关文章




工作有没有意义?工作有什么意义?是互联网上经久不衰的热门话题。


“天天正能量”平台上,小微公益的主体覆盖150多种职业且持续增加中,其中很多人的善行与职业本身高度相关。老师、医生、的哥,是“小微公益人”群像中最突出的三个职业群体。工作有没有意义?他们有自己的答案。



图:为青少年抑郁寻找解药的医生周新雨

点击图片可阅读案例相关文章


“你是坏种子,不发芽、不长大,也不结果。你该被打碎,你枯死,被烧焦无妨,就永远留在孤独中吧,你不会变好。”这是一个10岁女孩的诗,重庆医科大学附一院儿童青少年抑郁症专家周新雨见到她时,她的眼睛里全是泪水和绝望。


儿童青少年抑郁症已经成为一种较为严重的社会现象。《2022年国民抑郁症蓝皮书》显示,青少年抑郁症患病率已达15%至20%,抑郁症患者中18岁以下占30%。


10年来,周新雨和这些生病的孩子朝夕相处,为他们寻找回归生活的道路。他牵头成立关爱贫困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志愿者服务队,和300余名精神科医生、护士和医学生一起,为20余所中小学留守儿童开展免费心理健康筛查及义诊,对有严重抑郁倾向的孩子开启绿色就医通道,帮助200多个孩子重返校园;他一方面致力于儿童青少年抑郁症早期血液识别研究,一方面提出了“1234医学+”志愿帮扶模式,通过“1”支专业医疗志愿帮扶队伍+“2”个在线平台+“3”级分级体系+医—校—家—社“4”个帮扶联盟,构建帮助青少年心理健康成长的支持系统。“我们必须更快地采取行动,做更多事来拯救孩子。”


因为职业,“看见”了别人的苦难,也“看见”了公益的位置。他带着爱心和专业“投身”青少年抑郁领域,造就一身公益超能力。2023年,周新雨获得“温暖医者”称号;2024年5月,周新雨荣获中国青年五四奖章。


如果说老年人、新城市女性是因为社会分工通过公益找到自己的社会认同,大量小微公益人,则像周新雨一样,将公益与自我发展结合,通过在职业中“多做一点点”,推动着社会议题的解决,也成就着自己的人生。


>> 更多 <<

点击图片可阅读案例相关文章




从自渡,到渡人,是很多民间公益人的开始。如果说生命是一条长河,那他们,既是过河人也是摆渡人。



点击图片可阅读案例相关文章


陈美蓉,福建泉州一对双胞胎自闭症青年的母亲,“星青年”菜鸟驿站站长。从2003年两个儿子确诊为自闭症起,20多年来,她先后创立了北斗星自闭症儿童培训中心、公益书屋、咖啡吧等,在帮助自己孩子的同时,累计帮助2000多自闭症孩子及家庭,托起了一批星星孩子的命运。2021年,陈美蓉创办“星青年”菜鸟驿站,为大龄自闭症群体发展社会辅助性就业,帮助他们融入社会,过上“有尊严、有质量”的生活。如今,很多“星青年”已能独立送件,一个个包裹,让这群特殊青年融入着社区,也让善意和理解流动。


“我想挣得的从来不是钱,是接纳和包容。” 陈美蓉说,想帮助孩子们通过自己的双手实现自我价值,融入社会,过上有尊严的生活,也希望让更多人了解、包容、接纳“星孩”自闭症群体。她还说,以前很少觉得自己是公益人,只是一个想帮助自己孩子的母亲,在和时间赛跑的路上牵起了其他星孩父母的手。


“天天正能量”平台上的小微公益人,超半数都是因为曾经被帮助或遭遇困境,继而走上公益道路——


当陈美蓉带着星青年们,挨家挨户送快递上门时,长沙岳麓区岳华路的“唐果咖啡”里,两位唐氏综合征青年的妈妈周霖李秀芳,正在商量着下一次公益活动,20年来,她们相互扶持抱团取暖,成立湖南省首个服务于唐氏综合征人群家庭的公益组织“唐果之家”,让800多个心智障碍儿童的家长在此喘息;


而此时,云南玉溪,“无声饭店”烧烤店里,残运会冠军罗瑞聘用的听障员工们,正在静悄悄工作着,罗瑞说,希望搭建一方天地,让伙伴们学到一技之长,以后能够自食其力;


上海街头,神经纤维瘤病关爱组织“泡泡家园”的发起人之一——武汉妈妈邹杨,带着儿子和11个同样患罕见病的“泡泡宝贝”登上东方明珠,走进人山人海,只为让这些被肿瘤改变了样貌的孩子被看见;


江西赣州赣县区南塘镇田南村,重度残疾的王海发摇着轮椅,看着他为30多位农村重度失能残疾人建起的托养中心;


湖北武汉,患“重症肌无力”的杜先姣,正为残疾姐妹们开课,手把手教授非遗汉绣……


从抱团取暖,到建立社会支持系统,走出人生至暗时刻的他们,让一个个特殊群体走入大众视野,被看见被接纳,也用多年坚持和在地经验,为公益领域的创新提供着宝贵的样本。


“因为经历,所以慈悲”,从受助者到为他人撑伞的先行者,他们在自我生命里突围,在行动中甩掉“弱者”的标签,也为无数个自己找到前行的路。


>> 更多 <<

点击图片可阅读案例相关文章





还有一些人,因为看见,所以投身。


一腔热血,两肩担当,本就心怀大爱的他们,在偶然激发下心中公益种子破土而出,用实实在在的行动,给社会难题寻找可复制的“公益”解法,也用坚持,让一份大爱书写出一万种可能。


点击图片可阅读案例相关文章


万杰,广东公益恤孤助学促进会志愿者,本职为广州卓逸体育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2015年,入村走访时他得知一位9岁孤贫女童在家门口的河中溺亡,受到极大震动,从此,农村孩子的水上安全问题一直萦绕心头。7年前,万杰终于找到了他苦苦寻找的解法——“堵不如疏”,他参考国外项目,联合恤孤助学会及香港游泳教师总会、广东省中小学游泳教育研究与指导中心发起农村水上安全推广计划,利用可重复使用的移动游泳池,深入农村,为孩子们免费普及自救游泳课程。自2017年起,在这一个个可拆卸的“移动游泳池”中,约16000名广东乡村儿童学会了游泳,掌握了水上自救技能,项目也从溺亡女童的家乡拓展到多个乡镇。


有关数据显示,全国每年因溺水死亡的人数超过5.7万人,其中少年儿童溺亡占到56%,而野泳成为暑期农村中小学生非正常死亡的“头号杀手”。万杰和他的团队,用7年时间,摸索出了一个可复制的广东样本。他们还计划着,未来每年至少增加一个直接教学的乡镇,每年至少为一个新地级市的老师进行校园游泳师资培训。


一个人的情怀,与社会普遍问题的遇见,开出了动人的花朵。


这样的情怀,我们在为“唐氏儿”开洗车店的江苏南通退役运动员季辉身上看见,在为上百位残疾人找到谋生路的青岛女大学生张一静身上看见,在开办理疗店雇佣了52位听障理疗师的重庆小伙刘宇身上看见……


这些星星点点的探索,在社会各个角落开着坚韧的小花,等待时机成熟,即产生自下而上的裂变、成为很多项目规模化的起点,让公益领域长出绚烂一片。


>> 更多 <<





PART 02他们做到了什么? 

“哪怕看不到物体的原貌,我也可以使用听觉、触觉、嗅觉等其他的感官,来更多地感受这个世界。”“我不愿活在自己的封闭圈子里,那样只会更封闭。”“我想感受每个城市的不同,尽量活得和健全人一样……”


面对他人“盲人也需要旅游吗”“为何看不见还坚持出游”的提问,眼睛只有光感的浙江小伙吴世威总是这样一遍遍回答,虽然外出期间摔倒的事情不止一次遇到过,虽然他曾在丽江古城掉进河沟,但从未停下探索世界的脚步。


这样的问题,扬州市爱扬志愿者协会会长卢卫红没有问。他说,视障人士当然有追求美好生活的权利。接到吴世威和视障女友的求助后,他和团队的两位女性志愿者伙伴陈美马健慧策划了为期两天的“无障碍”扬州之旅,帮他们做出行攻略并全程陪同讲解,在保障吴世威和女友安全的同时,让他们感受扬州的美景、文化和美食,感受生活的美好。



这不是卢卫红第一次接到这样的公益需求。《中华人民共和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法》于2023年9月1日起正式施行,从2012开始第一次参加肢残人士走出家门活动以来,近年卢卫红明显感受到,残障人士的需求已从“基本生存需求”向社交、旅行、文化生活等美好生活追求转变。从“生存”到“生活”,其中无障碍旅游是巨大的需求,也是“人的权利”。


在带着视障人士旅行的过程中,卢卫红和伙伴们也感知到环境的变化——误解在消失,理解在增加,无障碍设施也越来越完善。这让他们由衷地为盲人朋友高兴,也对将项目长线化运作有了更大的信心。他说,无障碍环境建设是全社会的责任,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能在人心间铺就“无障碍”通道,有爱无碍,真正让视障朋友拥有和健全人一样过上美好生活。


和卢卫红一样,感受到残障人士对“美”的追求的,还有淘宝店主张晓丽


四川成都,90后女孩张晓丽因童年脊柱侧弯导致下肢瘫痪,26岁才第一次穿裙子的她,萌生设计“无障碍服装”的想法。两年前,她自学考入服装学院,为残障女同学亲手设计漂亮裙子,并与同学们成立“丽裳羽衣”创业团队,一人一版,专属定制,只为让更多残障人士穿上喜欢的衣服,“守护残障人士追求美的权利”。


她说,中国有超过8500万残障人士,每一个需求都应被看见。


而“看见”,就来自公益一线,一双双有温度的眼睛。


>> 更多 <<

点击图片可阅读案例相关文章



2023年,“照护者困境”在大众媒体上成为热议话题。


此时距上海阿尔兹海默病家属林曙颖发起爱·米粒认知症家属互助会,已过去五年。


据统计,2023年我国失能失智老人总数约5000万人。随之而来的,是对失能失智老人的照护难度不断增加。相比患者,发生在护理者身上的“照护综合征”则不容易被社会察觉。一些子女亲属或因长期照护病人精神上陷入压抑状态,因过度劳累重病缠身,甚至出现“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剧。


“照护综合征”是一种以身体、精神和情绪疲惫为特征的病症。通常是由于一个人专注于照护生病、受伤或残疾的亲人,从而忽视了自己的身心健康。有研究数据显示:30%~40%的阿尔茨海默症患者的照护者患有抑郁症和面临情绪压力;58%的照护者身体状况比同龄人更糟糕。


林曙颖的母亲今年89岁,曾是大学教授。8年前,母亲被确诊为阿尔兹海默症,林曙颖和父亲持续了一年多才渐渐找到方法,让发病失控的母亲变得稳定下来,在长期照护中,经历过崩溃、痛苦的林曙颖决定将自己的经验分享出来。2018年,她在上海剪爱公益发展中心的专业支持下,发起了爱·米粒认知症家属互助会,这是上海第一个以家属身份发起的认知症家属互助团体。


点击图片可阅读案例相关文章


从自救到救赎,林曙颖带母亲6年帮助了500多个家庭,阿尔茨海默病家庭的照护者在这里相互打气,在对抗疾病的永夜之中,为彼此点一盏灯。


2023年,经天天正能量推荐,林曙颖获得年度公益人物,在她倡议下,天天正能量联合新闻晨报发起“以爱为铭”公益行动,讲述照护者困境,呼吁全社会关注。


林曙颖期待着,与时间赛跑,把“爱·米粒”这样经实践验证的行之有效的模式,推广开去,帮更多照护者脱离孤立无援的境地,重新找到生活的秩序。


发现问题背后的真问题,捕捉命题背后的新命题。从关注病患,到关注病患身边的照护者,她带我们看见曾被忽视的群体,拓宽着公益的边界。


>> 更多 <<

点击图片可阅读案例相关文章




居家社区养老是我国老年人主流的养老方式。让老人及时吃上一口热乎饭,直接影响了老年人居家养老的幸福指数。


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和家庭结构变化,高龄、失能、空巢、留守等老年人数量持续增长,助餐服务已成为老年人的普遍现实需要和热切期盼。2023年10月,民政部等11部门联合印发《积极发展老年助餐服务行动方案》,从6个方面提出18项措施要求,把发展老年助餐服务作为为民办实事的重要内容。


针对养老这个全社会面临的大命题,饿了么依托政企合作,与地方民政部门共同开展老年助餐服务的数字化创新,在上海首次将社区食堂上线App并打通了政府补贴,还参与开创了“政府+企业+公益”的老年助餐“普陀模式”,在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的支持下实现了普陀区困难老人送餐上门服务的全区覆盖。



点击图片可阅读案例相关文章


手机那头,是独居老人,手机这头,蓝骑士“社区侠”的养老助餐队,在北京、上海、杭州、长沙多地长期为老人提供送餐服务。


蓝骑士送来的不仅是餐食,也是陪伴。对一些独居老人来说,骑手送餐时的问候,可能是一天中讲的第一句话。长沙00后骑士袁可还在老人家中留下了自己的手机号,便于老人有紧急情况能够及时联系自己;北京蓝骑士送餐时经常会多等10分钟,有时老人行动不便、或者没有及时接听电话,他总是耐心等待送上温暖服务;上海蓝骑士郑超超甚至自学了常用上海话,方便和本地老人交流。


当年轻的善意,遇上平台创新,“及人之老”便有了属于新时代的篇章。


这是用商业的手法+数字化创新能力解决社会宏大命题的一个侧影。居家社区养老、失能老年人照护、适老化改造……我们看到,在人口老龄化的大背景下、在养老这个大命题下,无数在地小微公益人行动起来,把公益新需求和高速变化的社会结合,让商业和技术的变化产生普惠价值,产生高于商业的社会价值。


>> 更多 <<




我们重新回望这十年,看着这一万多个代表着爱与善良的名字,“在场”是他们共同的特点。


海拔5400米的长江源,他们在场,一天徒步40公里,清理河道垃圾、救助受困的野生动物、劝导破坏环境的行为……用双脚丈量长江源头的冰川和河流;


点击图片可阅读案例相关文章


地势险峻、空气稀薄的“世界屋脊”,他们在场,连续十几个小时低头俯首,清理垃圾,只为守护自己的家园,也把现状和环保理念传递给游客和远方的人;


留守村童的身边,他们在场,从生活照料,到精神抚慰,不计付出不问回报,只为点亮孩子们的笑脸,丰盈孩子们的心田;


独居老人家里,他们在场,看见了老人的落寞和孤单,拉起陌生老人的手,为他们定格笑脸和尊严,拂去落寞和孤单;


人潮汹涌的大街上,他们在场,推着轮椅,把“无障碍地图”一米一米描绘,用行动弥合数字时代和线下的鸿沟……


无论科技和商业如何发展,公益的“在场”不可替代。看见,行动,改变……坚持的意义,在坚持中产生。他们的在场,尤其是数十年如一日的在场与“投身”,成就了这个时代“人人公益”丰富的图景,也让公益和时代共振,大词之下,有了丰富的内核,也让公益有了创新迭代的可能。


>> 更多 <<




PART 03这是他们的“万能” 


每一天,每一刻,属于“他们”的新故事还在诞生,等待被书写。


与此同时,我们在这些不同的面孔中,看到了一些共性——看见了“微爱”的万能,看到了公益、社会因他们正变得不同。


我们采访了来自中国二十余省市的一线草根公益人、媒体和公益行业权威,试图通过他们的经历和视角去诠释,中国草根公益力量的生态价值与创新。

爱有一万种可能。但对于“爱”的价值,小微公益人理念一直在革新。


我们把“天天正能量”十年前后,公益高频词做一个对比,从奉献到共建,从给予到共赢,从一个人到一群人,在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时代和公益理念的变化。



传统意义上我们理解的大公益,是以“需求”出发构建推动,圆心是问题、外圈是解法。而我们观察小微公益,以自我需求、自我满足、自我认同为出发点,是以自我为中心构建出来的公益形态。小微公益的圆心是“人”——一个个等待自我实现、把公益融入生活的人。



参与调查的天天正能量小微公益人中,80后对此感受更为明显,影响他们的公益口号由小时候的“学习雷锋精神”“帮助他人快乐自己”,正在向“生而不凡”“勇敢的自己”转变,由助他利他走向自利利他。


新的社会激励机制,也催生着公益种子扎根生长,催生着一个个“公益人格”的形成——


根据由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北京益行者公益基金会、凤凰网公益频道和易善教育联合发起2024《中国中学生公益实践白皮书》,已有五成以上的中学生参与公益实践活动。


中学社会实践报告、大学学分等教育体系的革新,重塑着年轻人对社会的观察和体验,形成新的社会激励机制。


对他们来说,公益是手段,完善自我是目的,“我才是那个被帮助的人”。


而对另一部分人,公益是手段,拯救自我是目的。我们看到,传统意义上的弱势群体、公益对象正在从被动受助,变为主动成为公益的发起者和项目主角。


带肢残群体到都市街头、博物馆中体验大众流行的Citywalk,让身患“Ⅰ型神经纤维瘤病”(以下简称“NF1”)的孩子有机会拥抱大海、穿上泳衣,让视障群体可以落座电影院C位、按意愿规划路线游玩陌生的城市……在这些具有创新性的小微公益获奖案例中,都体现着弱势群体平权意识的觉醒。


这种“平权”意识也随着公益项目的开展,标志着弱势群体从“希望平等地体验社会”,到“希望有机会可以帮助他人”观念的主动改变——开始注重自身的力量。


在天天正能量奖励过的“泡泡家园”项目中,90%的成员为罕见病“NF1”患者或患者家属。组织成立初期,大家并不具备相关经验,包括骨干成员邹杨在内,都是在尝试中一边总结一边互助,更像是一群“公益素人”的抱团取暖。陪伴儿子与“NF1”抗争了九年的邹杨,回顾自己的公益初心,引起了无数人共鸣——如果回到当初,“我”也希望能够有一个像“如今的我”一样的人,能拉当初的自己一把。


由此生发的小微公益行动,往往会伴随着行为主体终身,且有不断向专业化迈进的特点。


《华夏时报》公益部主任文梅指出:“小微公益,通常都体量小、规模小、人员有限、资源匮乏,但其公益使命明确,工作指向专业,小而不弱,具有一定社会领域内的指引意义。小微公益组织的操作灵活性是大型公益组织完全不可比拟的,不要小觑他们的生命力和创造力。”


而“人人公益”,也因此有了新的内核——从面向大众的“人人可参与”向“人人持续性参与”迈进。


《信息时报》公益部主任黄莺将这种模式总结为“培育一批人,带动一批人”。六年前,她从天天正能量项目中看见了孩子们的眼神和个别孩子手腕上的伤口,了解到孩子们心灵守护的迫切需求,继而发起“心寻岛 守护童心项目”,从线下心理读书会志愿者的培育,到留守儿童的团辅课,再到家长课堂……项目从关注留守儿童,到流动儿童,到行为偏差的技校生,再到教育矫正专门学校的孩子,覆盖6000多名学生,带动了上万人参与。“志愿者点亮了孩子的笑脸,也点亮了自己的人生,这可能就是线下小微公益行动的魅力。”


从个体偶发、低感知的公益行为,到人人持续性“投身”参与,小微公益实践搭建了一道桥梁,为中国公益界输送着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

小微公益模式区别于传统大机构受益的模式,从B2C更多转向C2C——个人帮助个人。C2C的公益需求往往更加前沿,变化速度快,会更好地捕捉到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新需求,从而不断拓展对公益认知的边界。


《新闻晨报》记者张益维在上海地区社区公益报道与组织中发现,小微公益中重要的“互助”理念,会消弭传统公益模式中知识、资源、身份、规模等起步成本,形成全新的前期构建,更好地向社会表达群体需求,成为公益行业内容滚动迭代的推动主力。她深入参与的《以爱为铭·听阿尔兹海默病照护者说》背后,正是基于这一理念诞生的家属互助组织。


同时,一些草根、平民化的尝试,使得公益正在成为“进场后不得不行动的行业”。传统经验会随着发展不断崩塌,对公益人来说,固有经验随时都可能不再适用。小微公益人作为行业“新人”,主动寻求更多的交流学习机会,借鉴传统公益行业的成熟经验,并在落地过程中灵活运用,客观上对公益行业的传统经验进行迭代。


这一观点得到黄莺的共鸣。“这些年,‘心寻岛 守护童心项目’不断迭代更新,与此同步的,是项目组成员和志愿者们的持续学习和进步。这些年,项目组每个人都成为持证的心理咨询师,且通过线上线下的公益场景不断学习着业内最前沿的知识,将这些所学运用在青少年心理辅导和支持中,从而满足各类青少年的不同心理支持需求。”


《公益时报》社社长赵冠军认为,“小而美”的尝试,频繁、深入地与经济社会各领域、各阶层的人产生连接,无论是在重大灾难事件中,还是针对急需援助的群体,都了解最多、感触最深,不再煽情世故,“公益”本身变得轻巧亲近。副社长张雪弢表示,在一些普遍性的社会问题面前,小微组织的每一个小小的善行、每一次看似“微不足道”的公益实践都是一种尝试:他们试图把一种服务模式,一种理念变成可以发挥更大价值的标准,并承担着在公共服务领域的创新和试错的责任。


兰州晚报媒体公益人、兰州市志愿服务联合会副秘书长朱旭东接触一线公益行业20多年,挖掘、报道、追随过数以百计的项目和大量一线公益人,他最深的感受是,小微公益行动,也会带来自下而上的观察与反思,推动媒体思考,推进监管的完善。


回顾公益的出发点,慈善与公益是人类社会演化过程中形成的,克服社会不平等的自发、内在的矫正机制。公益的母题在于是否能够通过公益来缓解这种不平等。


在人类文明通过信息技术全面交汇的时期,作为推动社会进步的三重动力之一,在政府的公共管理、企业的商业管理之外,小微公益力量在社会救助、社会倡导、社会创新与社会发展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今天小微公益对公益行业最大的价值,正是看到不同,看到变化,看到趋势,用最一线、最小成本的试错,给社会问题带来可复制的新思路和解法。

身处信息网络高度发达的社会,人们对各种网络热点如数家珍,却对生活半径内鲜活的个体知之甚少。“对门的邻居、楼道的保洁阿姨、小区门口的保安、小区底商的理发师……经常能见到,但好像从来不知道他们是谁,他们有着怎样的生活经历。”人类学者项飚曾在访谈中谈及“附近性”的消失。


当原子化社会成为趋势,当社会结构和人际关系碎片化,个体之间的联系薄弱,社会纽带变得松弛……如何在现代化生活中真正找到或建立起属于自己的“连结”?基于公益和共同价值观的、长久的、能够相互促进的“小共同体”,正成为很多新城市群体(白领、外卖员、网约车司机、小摊贩等等)克服“原子化”的第一步。


小微公益模式产生的民间组织、草根社群,正在让公益成为社会融合新的公约数,帮助大家重建生活的“附近”,也重建个体的身份认同。


在社区公益、共享公益等天天正能量的案例背后,可以看到“温暖邻人”的身份认同。他们自发行动,成为社会支持体系的重要一环,在城市新居民融入、孤寡空巢老人的辅助、助残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同时感性、贴近、在场也成为了社会环境下小微公益的凝聚力特点。


“这种理念背后是一种价值的传递,可以概括成三个词:一是‘我负责’,当我们看到任何事情的时候,不要认为是和自己无关的,而要有自主意志有所行动;第二个是‘爱邻人’,爱身边的人,随时随处对邻人有同情共感心,包括为大家去争取一些权利;第三个是‘公共性’,比如疫情中我们去建立网上义诊,分享药物平台,会让每一个人受益,这背后就有一个公共性的价值在。”


清华大学公益慈善研究院副院长贾西津曾表示,在天天正能量组建的多元评价体系下,各种善行被一一发现,它们的背后其实是人性的价值。


此时公益带来的人与社群、社群与社会的新链接,在增强个体与集体之间联系的同时,也会强化社会规范和道德标准,通过教育和文化活动来提升公众对社会规范和道德标准的认识和遵守,也让整个社会更加地紧密。


“优质的小微公益组织,不仅可以很好地增加社会粘性,而且可以从契合的切口进入,助力政府相关政策的推出。”《华夏时报》公益部主任文梅在公益实践中发现。


在融入的同时,“公益”也充当着社会情绪润滑剂的作用。个人的情绪痛苦是社会矛盾的重要组成部分。当新的社会组织关系产生,倾听和理解在组织内部能够舒缓和解决个人情绪,同时化解社会矛盾。


以“NF1”疾病为例,致病原因中隐性基因遗传概率占到50%。患者身上除了疾病带来的痛苦,还有对基因公平的抱怨和原生家庭的负面情绪。


在相关的公益组织内部,互相鼓励支持的背后,是庞大负面情绪的集合。小微公益人在其中的重要作用,除了提供互助信息和社会资源提示,更多是在自顾不暇的局面中,宽慰和鼓励陌生的同路人。


一种利他的公益心,在违背人性自私面的情况下开始产生。


而无数次相隔互联网的沟通之下,影响的不仅是个人情绪,还有对家庭单位存续和稳定的保障,以及对社会性报复行为的前期干预和消解。


在更长维度的时间线下,小微公益组织的运行和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对社会整体情绪的舒缓和共融。


从个体的身份认同,到群体的温暖纾解,公益,以一种柔性的力量,改变着中国。


推荐语

阿里公益“天天正能量”所展示的小微公益,为凡人善举树立起了精神的丰碑,鲜明地揭示了华夏民族五千年生生不息的动力与源泉所在;正是那些深深植根于社会之中的一线公益人和草根性公益行为,把伟大的民族精神融化为各个行业、各个区域与各个民族点点滴滴的生活之美、平凡之爱,让人们时时从身边感受温暖,发现希望;微爱万能,微爱至善,祝愿万千“小而美”所汇聚的宏大正能量,持续引领公益事业的光明未来!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理事长

王振耀


“天天正能量”作为阿里公益长期开展的社会倡导项目,已经形成了中国社会公益领域中独树一帜的文化风格。不断对善行进行颂扬,催化舆论对于个人社会价值的正当评价;长期对善行进行记录,合作媒体以生动案例佐证怜悯情怀的普遍存在;持续对善行进行挖掘,宣扬了社会发展中的民间引领行动;坚持对善行进行评判,推动了民族上升期间“向善”文化的形成。


——《公益时报》社长

赵冠军


这是一份特别的报告,它把目光投向了小人物、小事情,着眼的却是大方向、大趋势。在这份报告里,我们看见了广袤的中国公益版图里最热血、鲜活、生动的面孔,也看到了爱和善良的信仰,是如何通过社会毛细血管输送到这个机体的各处。“微爱万能”,相信小的伟大,我们需要这样的视角,把满怀敬意的目光投向公益之最细微处,告诉行动着的公益人:谢谢你们“看见”了别人的需求,你们的付出,也正在被“看见”。


—— 《华夏时报》社长、总编辑

冯慧君


小微公益人报告为我们展示了中国公益未来的图景:从自己的内心需要出发,自由选择议题和目标,志愿付出个人财富、时间、才智和资源,将对他人、社会、环境的爱与关心,付诸行动。我们说,这正是理想的人人公益。


——《中国慈善家》影响力慈善研究院院长

王跃春


本研究报告创意性地引出了“小微公益”的概念,展示了“小人物”和“小事情”在推动公益事业中的独特力量,将“小微公益”置于整个公益生态中,凸显了其不可忽视的价值。通过聚焦“小微公益人”的身份、他们的行动成果以及这些行动对社会和公益事业的影响,不仅为读者提供了一个探索路径,还引导读者思考这些“小微”力量是如何在大环境中发挥作用的。而将基于民间的公益实践纳入研究视野,展示了“小微公益”在推动社会变革中的实际贡献,这种结合不仅为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也为未来的公益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华民慈善基金会副秘书长

冯凌


看了这个报告里很多普通的人不普通的奉献和坚持,会相信很多普通的人,是因为认同“勿以善小而不为”这句话,或者因为自己淋过雨想给别人撑把伞这样朴素的想法,和公益有了不同的链接 ,因为大家都会相信微光成炬,我想这就是公益的初心。


而微博作为一个社交媒体平台,我们的价值观“以微博之力让世界更美好”与这份观察想传递的理念不谋而合,我们一直以来都在努力让这些普通人的努力,被看见、被关注、被支持,从而唤醒更多的人参与到公益理念的传播,公益行动的参与,在这个过程中,公益事业不断被人了解、信任,得到最大的认同,因为我们相信,每一份公益的力量都是宝贵的,都能够为社会带来积极的变化。


这些小而美的力量得以汇聚,最终一定会形成推动社会正向发展的强大动力。


——新浪微博政务公益运营总经理

李峥嵘


“莫以善小而不为”。在这里有两层意思:一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蓄积善意、展现善行。“天天正能量”所表彰的,就是普通人中“善”者的代表,我们从他们身上看见自己,又从自己内心向他们看齐。二是普通人的小小善行,需要被传播、被激励、被感染,让每一份善良都散发出光芒,社会就会沿着“善、正、美”的轨道运行。这件事需要具有更大善心的人来做,而且一直需要这样的人坚持做。“天天正能量”无疑就是这样的“人”。祝愿“天天正能量”,永远与“善”同行。


—— 红星新闻 新闻总指挥

蒋勇


致谢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理事长 王振耀

《公益时报》社长 赵冠军

《华夏时报》社长、总编辑 冯慧君

《中国慈善家》影响力慈善研究院院长 王跃春

华民慈善基金会副秘书长 冯凌

新浪微博政务公益运营总经理 李峥嵘

红星新闻 新闻总指挥 蒋勇

《公益时报》副社长 张雪弢

《华夏时报》公益部主任 文梅

《新闻晨报》记者 张益维

《兰州晚报》主任 朱旭东

《信息时报》公益部主任 黄莺

《半岛都市报》新闻中心 徐杰

《生活报》公益推广事业部主任 李丹

武汉发布 马慧洁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

北京益行者公益基金会

凤凰网公益频道和易善教育

全国最美志愿者 姬娜

强棒“艺少女”公益项目发起人、2023年公益先锋人物 章硕

“予乐童行”公益项目发起人、2023年公益先锋人物 邓超予

2023年公益先锋人物、北京十大志愿者 张大诺

扬州市爱扬志愿者协会会长 卢卫红

深圳“泡泡家园”负责人 邹杨

湖南“唐果之家”负责人 李秀芳

质兰公益基金会秘书长 张颖溢

天天正能量获奖者、饿了么蓝骑士 沈波

山区支教老师 忻元华

广东恤孤助学会志愿者、农村水上安全推广计划联合发起人 万杰

上海无障碍city walk组织者 李其

陕西最美志愿者、西安好人、陕西公益大使 温西顺

西安市爱在路上公益服务中心荣誉理事 巩坤

章丘黄河阻泳志愿服务队负责人 王和新



- End -天天正能量(zhnlali)
扫描海报二维码,可下载PDF版报告

版权所有,如需转载请标明出处

统筹:高华俊

责编:李静 张栋

文章来源:天天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