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老龄事业发展报告(2022)》全文发布!(附历年报告下载链接)
2024-02-20 1889

导语

2023年6月29日,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北京市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北京市老龄协会联合发布《2022年北京市老龄事业发展概况》。今天,《北京市老龄事业发展报告(2022)》全文正式对外发布!


《北京市老龄事业发展报告(2022)》分为综述、正文、附录三个部分。其中正文共分十章:第一章总体阐述 2022 年北京市人口老龄化现状与特点。第二章至第十章具体回顾 2022 年老龄事业发展情况,包含老龄政策、老年民生保障、老年健康、养老服务、老龄产业、老年友好型社会建设、老年人社会参与、老年优待、京津冀老龄工作协同发展九个方面。


数据显示,北京市老年人口持续增加、比重不断升高,高龄老年人口继续增长,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发展速度快


截至2022年底,北京60岁及以上常住人口465.1万人,占常住总人口的21.3%;比2021年增加23.5万人,增幅5.3%,是近五年增量最多、增长幅度最大的一年,高于同期常住总人口增幅。65岁及以上常住人口330.1万人,占常住总人口的15.1%;比2021年增加18.5万人。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北京市60岁及以上常住人口占比高1.5个百分点。户籍老年人口增加更为显著,近十年增长最多。60岁及以上户籍人口414.0万人,占户籍总人口的29.0%;比2021年增加25.7万人。65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口301.8万人,占户籍总人口的21.1%,比2021年增加22.6万人。

图片

图1  2018-2022年北京市常住老年人口变动情况


图片

图2  2018-2022年北京市户籍老年人口变动情况


高龄化显著


数据显示,从户籍老年人口看,80岁及以上人口近十年增量最多。截至2022年底,60-69岁人口226.5万人,占老年人口的54.7%,比2021年增加8.6万人,增长3.9%,近十年占总人口的比例逐年攀升,达到15.9%;70-79岁人口117.6万人,占老年人口的28.4%,比2021年增加11.5万人,增长10.8%;80岁及以上人口69.9万人,占老年人口的16.9%,比2021年增加5.6万人,增长8.7%,近十年增量最多、占总人口比例最高,达到4.9%。百岁老年人共计1629人,比2021年增加212人。

图片

图3  2022年北京市户籍老年人口年龄构成


女性数量优势显著


在60岁及以上户籍人口中,男性196.8 万人,女性217.3万人,性别比为90.6。在60-69岁、70-79岁、80-89岁、90岁及以上各年龄组中,性别比依次为96.0 、88.5 、77.7 、76.9。


发展不均衡


区域户籍人口老龄化程度差异明显。从老年人口总量来看,朝阳区、海淀区和西城区60岁及以上户籍人口排在前三位,分别为69.8万人、60.5万人和47.3万人,延庆区户籍老年人口总量最少。从老年人口占比来看,丰台区、石景山区和东城区60岁及以上户籍人口占该区户籍总人口比例排在前三位,分别为35.4%、34.6%和33.3%。从高龄老年人情况来看,朝阳区、海淀区和西城区户籍高龄老年人总量位列前三,分别为13.5万人、13.3万人和8.2万人。


图片

图4  2022年北京市各区户籍老年人口情况


抚养负担重


数据显示,2022年北京市老年抚养系数持续上升,近十年增幅最大。按15~59岁劳动年龄户籍人口抚养60岁及以上户籍人口计算,北京市老年抚养系数为51.1%,比上年增长3.8个百分点,这意味着北京市每2名户籍劳动力在抚养1名老年人;按15~64岁劳动年龄户籍人口抚养65岁及以上户籍人口计算,老年抚养系数为32.7%,比上年增长2.7个百分点。总体来看,老年抚养系数增速高于少儿抚养系数。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也是首都老龄工作取得重要进展的一年。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北京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加强新时代首都老龄工作的实施意见》,对新时代首都老龄事业发展作出全面部署,老龄事业发展的顶层设计和整体统筹进一步加强,坚定不移推动“把积极老龄观、健康老龄化理念融入首都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

健全基本养老服务体系。织密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网络,全年发展建设养老助餐点153家,全市累计建成1489家,缓解居家老年人用餐难题。全市累计建成运营社区养老服务驿站1429个、养老照料中心293个;2022年新建养老家庭照护床位3682张,累计建成9千余张。推进机构养老服务建设,全市已建成运营养老机构578家,床位11.2万张。印发《北京市社区养老服务驿站服务质量星级评定管理办法(试行)》《北京市养老机构服务质量星级评定管理办法(试行)》,共评定星级社区养老服务驿站814家、星级养老机构458家。修订出台《北京市老年人能力评估实施办法(试行)》,取消失能老年人护理补贴消费限制,目前,失能老年人护理补贴可在全市1.1万余家养老助残服务商任意消费使用。


完善老年健康支撑体系。初步构建起包括健康教育、预防保健、疾病诊治、康复护理、长期照护、安宁疗护在内的综合连续、覆盖城乡、就近就便的老年健康支撑体系。开展老年护理中心转型建设,确定东城区朝阳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10家机构转型,建设老年护理床位200张,培养老年护理人员50人。继续开展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建设,472家医疗机构创建为老年友善医疗机构。提升老年健康管理服务,建立家庭医生团队5950个,累计签约65岁及以上老年人241.7万人。加快推进安宁疗护服务,印发《北京市加快推进安宁疗护服务发展实施方案》,确定北京市鼓楼中医医院等6家医疗机构通过转型建设,成为安宁疗护中心。全市有95家医疗机构设置安宁疗护科,28家医疗机构设置并开放安宁疗护床位650张。推进医养康养融合发展,全市医养结合机构总数215家,其中两证齐全的197家,提供嵌入式医疗卫生服务的养老机构18家,医养结合床位数5.9万张。


提升老年人社会保障水平。持续上调退休人员养老金、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和福利养老金,惠及全市400余万人。北京市积极申请并经国家批准,先行实施个人养老金制度,加快发展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积极推动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工作与老年医疗护理服务相结合,石景山区长期护理保险试点覆盖人数46.19万人,为符合护理条件的3724名重度失能人员提供服务。开展专属商业养老保险试点,丰富养老金融产品与服务供给。


探索推进养老服务联合体创建工作。分类分层有序推进街镇养老服务联合体建设,以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名义印发《关于推进街道乡镇养老服务联合体建设的指导意见》。推动朝阳门街道区域养老服务联合体纵深化发展,启动养联体3.0版,通过线上平台和项目管理,实现供需对接和产品服务一体化,形成区域内良性循环。创建单位社区养老服务联合体,启动运营海淀区花园路街道北航社区智慧养联体,以社区为主导,以老年人需求为导向,以信息化管理为平台,联动政府、社会和市场多方资源力量,打造“公益+商业”可持续发展的为老服务模式,助力老年人政策应享尽享,缓解用餐、出行、就医、照护等困难,基本实现有需求必响应目标。依托北京康养集团在西城区广安门内街道筹备创新完善养老服务模式试点工作,实现机构养老向居家社区机构养老协调发展的战略转型,以社会化、市场化方式从根本上系统破解大城市养老难题。开展居家养老服务试点创新,聚焦事业产业协同发展、普惠型养老服务供给、品质化养老服务供给、养老供需精准匹配、医养融合发展五方面,搭建养老服务供需对接平台,加强医养康养资源有效衔接。


加速推进京津冀为老服务协同发展。进一步推动北京养老项目向廊坊市北三县等环京地区延伸布局,做好京津冀运营补贴拨付工作,北京市已向接收京籍老年人的协同区域养老机构拨付运营补贴4千余万元,惠及京籍老年人4千余人。深化京津冀医疗卫生协同,三地卫生健康部门累计签署20余项合作框架协议,持续推进老年健康、疾病防控等协同合作,通过搭建共享平台、组织演练等形式,促进三地可持续协同发展。京津冀三地医保局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扩大京津冀异地就医定点医疗机构互认范围等有关工作的通知》,三地临床检验结果互认的医疗机构总数达到685家(北京284家、天津89家、河北312家),临床检验结果互认项目50项,有力提升三地医疗服务同质化水平。强化中医药京津冀协同发展,完成中医药京津冀协同发展指数评价标准编制。


稳步推进老年友好型社会建设。认真落实《北京市推进老年友好型社会建设行动方案(2021-2023年)》,全方位推进老年友好型社会建设。贯彻落实《北京市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将无障碍环境建设纳入全市施工图数字化监管平台,融入城市更新,推进无障碍标准落地。持续开展老旧小区改造工作,全年新开工改造330个小区,新完工205个小区。老楼加装电梯年内新开工1326部,完工467部。推进“智慧助老”行动,建立多部门齐抓共管的“智慧助老”常态化工作机制,推进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难题切实解决。建立便利老年人交通出行工作调度机制,推动公共交通设施适老化改造,全市共配备无障碍公交车1.2万辆,城区无障碍公交车配置率达到80%以上。东城区东花市街道东花市南里社区等32个社区被命名为“2022年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依托北京老年开放大学开发全媒体课程资源,扩大老年教育优质资源供给,推动老年教育课程高标准高质量发展。持续推进人口老龄化国情市情教育,以“反诈防骗、敬老助老”为主题开展敬老月活动,以市政府名义命名10名“孝顺榜样”,加大孝文化社会化宣传力度,养老孝老敬老的社会氛围更加浓厚。大力促进老年人社会参与,举办京津冀“银发达人”评选展示等老年文化体育活动,积极引导老年人社会参与,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

2022年报告全文

请长按下方二维码下载阅读

图片
图片
图片

北京市老龄事业发展报告(2022)

往期报告链接

自2007年以来,北京市老龄办、北京市老龄协会已连续17年发布上一年度全市老年人口信息和老龄事业发展报告,这是介绍北京市人口老龄化情况和老龄事业最新发展成就、提升全民应对老龄化意识的一项制度性安排。


北京市老龄事业发展年度报告以上一年老年人口数据为基础,分年龄、分性别、分地区对全市老年人口情况进行解读。同时就养老保障、养老服务、老龄产业、老年友好型社会建设、老年人社会参与、老年优待与权益保障等政策及实践进展进行阐述,直观反映出北京市老龄事业取得的最新成果。


2006-2021年报告全文

请长按下方二维码下载阅读

图片

北京市老龄事业发展报告(2006)

图片

北京市老龄事业发展报告(2007)

图片

北京市老龄事业发展报告(2008)


图片

北京市老龄事业发展报告(2009)

图片

北京市老龄事业发展报告(2010)

图片

北京市老龄事业发展报告(2011)

图片

北京市老龄事业发展报告(2012)

图片

北京市老龄事业发展报告(2013)

图片

北京市老龄事业发展报告(2014)

图片

北京市老龄事业发展报告(2015)

图片

北京市老龄事业发展报告(2016)

图片

北京市老龄事业发展报告(2017)

图片

北京市老龄事业发展报告(2018)

图片

北京市老龄事业发展报告(2019)

图片

北京市老龄事业发展报告(2020)


图片

北京市老龄事业发展报告(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