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 如何看待关于积极老龄化的问题? 答 无论是东方文化还是西方文化,从全世界来看,其实都会把青少年看成一个最重要的、最受关注的群体。比如说做慈善来讲,如果是涉及到儿童的项目,都会吸引大家广泛参与,包括募款的表现,都会非常好。从社会福利体制的发展来讲,福利体系的建立一开始也是以儿童福利为基础的,比如说美国的第一次全国慈善大会是1909年召开的,它的主题就是研究全美儿童的问题。 咱们中国慈善的发展,新中国第一家基金会是什么?也是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那是1981年成立的,这是我国的第一家基金会,是以儿童少年为主。那么老年问题应该怎么来看呢?随着老龄化的加深,最近一些年来,十多年国家的政策,包括社会关注的程度,对于老龄化其实都是在不断的提升。现在我们谈到养老服务业,包括老龄化这样一些话题的时候,我们会发现这个问题是各级领导以及社会各界都广泛关注的。而民政系统最受关注或者最繁忙的一个处室,就是养老处室、养老部门,他们要制定各种各样的规划,要推动各种各样的实践,要研究各种各样的政策,另外社会对养老也是有很大的需求,包括各种家庭面对养老问题也会成为越来越迫切的问题。 问 如何树立积极老龄观? 答 前面我给大家分享过,怎么来解决未富养老、未备养老的问题。其实我特别想说,积极老龄化现在是国家和社会都已经认识到的必然选择,咱们国家就提出来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并作为国策来确定。 另外咱们中国人特有的家国情怀,也是其中一笔财富。为什么积极老龄化的国策和咱们中国人特有的家国情怀能联系到一起呢?我认为,这是因为中国人其实对于退休进入老龄以后,还要不要工作,要不要发挥积极的作用,积极的价值,自古以来其实就是一个很肯定的态度。咱们对于工作退休这样的概念,其实不是那种泾渭分明的认识,并不是工作就是工作,退休就退休。 比如说咱们中国农民其实根本就没有退休的概念,农民从事耕作和各种各样的副业经济,从事各种各样的劳动,他会一直干到自己干不动。咱们城市里边其实也是存在着大量的退而不休的人。养育孙辈,这就是非常普遍的一件事。爷爷奶奶或者是姥姥姥爷要照顾孙辈,这是非常普遍的。有的人统计说可能中国有80%的老人在养育孙辈,有的甚至说到可能有90%以上老年人在养育孙辈。这是不是在做贡献的?毫无疑问这对家庭、对社会都是一种巨大的贡献。另外老年人参加一定程度的社会活动,比如说做慈善,做志愿服务,也是有非常大的积极性。我们可以在各地看到很多很鲜活的例子,同时我们有各种各样的研究也在关注老年人参与慈善、参与志愿服务的情况。 问 树立积极老龄观应做到哪些方面呢? 答 从积极老龄观来讲,我觉得有几个维度特别的重要。 第一,我们如何看待和发现老年人的价值,当然也包括老年人的自我发现,自我肯定,不仅需要国家各级政府来完善政策,同时更需要社会各界的积极行动。关于这一点我想说说我们做的一些有关的积极老龄化的项目。第一类项目是我们叫做三老人群的示范行动。什么叫三老人群?就是老专家、老教授、老干部这些我们认为在社会上比较高知的人群,当这些人群进入老年以后,他们如果继续从事他们的专业,以及一些社会的服务,社会的参与,他们其实是可以起到很好的示范和引领的作用。所以针对这方面,我们跟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合作开展了一个积极老龄化示范项目,目前我们已经吸纳了100多位这样的三老专家、教授。有的是过去在中央各个部委工作的一些人,有的是高校科研院所工作的一些人,包括其他一些高知人群,他们加入进来,我们让他们自我组织,然后自己选择主题,比如说你医疗人员,老医生,他们就会去开展一些义诊。比如说高知文化人士,像国家图书馆原来的老馆长,韩馆长这样的人,他们就会来从事一些文化知识的这种大众性传播。 另外还有一些比如说去拓展社会政策研究,普及一些社会知识如养老育儿知识。特别有意思的,其中有一组就提出来两期理论,什么叫两期呢?就是青春期和更年期,比如在一个家庭里边可能会关系到老年和儿童。那么当两期遇到一块的时候,当青春期遇到更年期的时候,他怎么来解决这些问题?其实关系到家庭和睦相处,代际如何传承结合,关系到这么一些方面。两期理论他们通过一些三老人群,组织专业小组来研究怎么来应对青春期学习成长心理上的一些困惑,怎么来应对更年期人在生理上心理上的一些变化,然后应该有一些什么样的知识,应该有些什么样的解决办法,他们有很好的这种知识来传播,这方面效果特别好,也是社会特别需要的。 通过这样的示范行动小组的这些活动,包括他们所做的这样一些事情,他们既给社会带来了一些积极的改变,同时又焕发了自身的活力,体现了老年人自身的这种创造价值。所以我觉得这个非常有意思,这种示范引领是第一个。 第二个就是我们跟宁波杨帆基金会开展了一个叫久久乐活项目,这个项目是在一般的城市社区里边,不是三老人群,就是研究咱们普通人群的各种老年人如何来开展积极老龄化的活动,他们主要是通过社区自组织,或者我们现在叫社区社会组织。 我前几天看到一个统计数据,说咱们国家的社区社会组织,没有经过这种正式登记的,就是社区老年人自发自我组织起来,当然可能也得到了一些基金会一定的指导,辅导支持或社会支持,但主要是靠老年人自己自我组织起来的组织,包括其他的各种社区社会组织,全国可能已经有上百万个,数量非常多,可以看得出来在社区我们老年人包括其他志愿参加各种志愿活动的各种人群,他们这种自我组织的能力,活动的能量其实正在充分的释放。 我们通过久久乐活项目,组织各种各样的自组织,在宁波仅仅一个区就会有17个这样的老年人社区自组织,他们在各个方面来发挥老年人的特长,然后体现他们自己的价值,比如说有老年舞蹈队、乐队、老年时装队,有这样一些才艺型的,其他还有一些老年提供志愿服务的,比如说帮助去照顾小孩,去开下午课堂,然后来自愿的来帮那些年轻的父母,他们因为忙于工作,照料不了小孩,老年人会去通过自组织活动去做这样一些服务,他们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非常鲜活非常生动,既发挥了老年人自己的价值,同时又拉近了老年人跟整个社区跟各个人群,特别是跟儿童青少年的这种关系,同时他对于很多的一些家庭其实也是一个很大的支持。 久久乐活项目开展了一年多以后,最近我们针对项目的效果评估,发现是效果非常好,不但政府满意,社会各界也给予了很积极的评价,所以我们现在也在探讨能不能形成这样一种在社区老年人通过积极老龄化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能形成一些好的活动的方法,活动的模式能够去传播去复制去推广,这是第一个方面。第二个方面我就觉得老年人的价值。毫无疑问老年人既有经济价值,比如说老专家、老教授、老院士,基本上还是各个学科的领头人。他是有这种直接的职业和经济价值的同时,即使是退了休以后老年人有很多社会价值,他可以去再创业,再就业。另外他也可以去通过这种志愿活动,通过社会参与,他其实去做到体现自己的一定的社会价值,人生价值。 另外老年人在老年阶段,不用再为生计奔波,可能相对来讲更多的摆脱了名利这种约束,其实他们可能还可以去做个人的更多的探索,发现就发现自己更多的人生价值,所以就是说老年人的价值,那么这其实是一个很重要的社会话题或者社会课题。我们其实也希望中国的知识界,包括理论界、研究界的人,其实也应该多做这方面的研究来发掘我们老年人的这种价值,无论是从传统的角度,还是从现实的角度,我觉得做深入的研究,都是很好的。 问 积极老龄化与青少年之间的关系? 答 现在探讨一下咱们青少年跟老年人的关系,到底什么样的一老一小会有这么紧密的联系?其实咱们中国有一句老话,就叫老少亲,清代的皇室孩子出生以后就是由隔代来抚养,可能大家看电视剧,看到乾隆皇帝小的时候跟他爷爷康熙皇帝特别亲。这就是一种老少亲,咱们可能在咱们的社区,在咱们的周边,也看到可能爷爷奶奶带孙子孙女这个就是这是比较普遍的,这是一个老少亲,就说咱们传统来讲,咱们中国的爷孙关系就非常好。 关于这方面其实这也启发我们想能不能把一老一小这两件事能合到一起来来做。其实从政策上,国家已经开始做了,大家注意国家的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工作目标里边其实已经就一老一小这个政策专门做出了规划,十四五规划里边专门有一个专栏开发一老一小项目,有五个方面的指标数据的规定。同时国家发改委从2021年开始就发文件,要求一些有条件的地方探索,去制定出来一个叫一老一小的整体解决方案,就是把从政策上做成一个结合体,把老小合在一起来解决,包括重点政策、重点改革、重点设施、重点投资、重点创新分了很多方面,我们现在也正在和龙湖基金会合作开展一老一小友好社区建设。 那么这应该说是一个创新,全国老龄办在开展全国老年友好城市建设推出一系列的标准或者服务的这些规则,同时也进行评比,对一些符合要求经过评比的一些城市进行表彰或者挂牌命名,对儿童友好城市或者儿童友好社区进行建设,其实从国际的层面,我们也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推广这样的儿童友好城市的理念,在咱们国家,像中国儿童中心,宋庆龄基金会这类机构,他们也在积极的参与这样的事。 我们这次跟龙湖基金会合作,把一老一小城市友好社区建设和儿童友好社区建设合在一块,叫做一老一小友好社区。我们是怎么做的呢?北京、重庆、深圳这三个城市是我们选的项目点,目前已经大概有15个社区被纳入进来了。纳入进来做什么?一个是做标准,咱们社区为什么叫一老一小友好社区,是要有一个标准的,要达到这样的标准,我们物业应该怎么做,社区设施怎么做?社区的服务的五社联动搞的这些效果怎么样,其实这都需要一个很好的标准。 有了这个标准后,一个是便于来制定这样的推广的这种方式,方法流程,第二,我们也能评估出一些好的社区,能够达到一老一小友好社区标准的这样一些地方,我们也是在梳理相关典型案例,或者是进行一些表彰,以肯定他做的这种示范引领作用。 通过这些项目具体来推进的时候,我们其实是在做很多很实在的服务的。比如第一,我们会做一些社区的改造,因为龙湖大家知道它本身是一个房地产公司,同时他也有很好的物业,所以他利用他的特长,在我们试点的小区,它做一些一老一小的设施改造,有的可能就是五六十平方米的一个区域,它就能做很好的一个社区设施的改造。同时他也去帮助政府去完善一些家庭的适老化的一些改造,这是一个方面,这仅仅是硬件。但其实我觉得更值得肯定的是一些软件方面,他就是做很多社区的一老一小的赋能工作,他帮助社区的社会组织、社工,还有社区的这些居委会的人员,工作人员,帮他们来赋能去培训,帮他们完善各种各样的管理方法,同时在这里边选择一些比较好的先进的案例,服务的一些模式进行这种总结归纳,通过我们这样的智库的参与,一起来进行评估总结。其实在能力建设的层面,在这个软件的层面,其实我们把一老一小友好社区有很好的一些推荐。 总之通过这样一些项目,从现在的这种客观效果来看,我们第一眼看过去,我觉得除了一些硬件设施,你到这社区以后一看很漂亮,这些老年人孩子在这些社区会感觉到很幸福很方便,同时我觉得其实更深层次的改变是一种良好的代际关系的这种感受,不但是老少融合,包括和其他年龄的人群中年人也都一样,在这个社区会形成一种好的局面,一种其乐融融的这样一种一种氛围局面,这都是一些从公益从社会推进这些角度去做的一些事情。 所以这也是今天我特别想跟大家分享的一些情况。好的,咱们今天就聊到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