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第30期 | 总第458期 | 7.21-7.28
本周提要 第5号台风“杜苏芮”触发2023年首个红色台风预警,国家防总将闽粤防汛防台风响应提升至二级,对华北6省份防汛响应提升至三级,多个社会组织积极参与台风和暴雨洪灾应急救援。 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应急与灾害社会工作委员会成立,将推动社工发挥优势参与防灾减灾救灾服务。 主题政策 多部门 住房城乡建设部等七部门:决定在106个社区开展完整社区建设试点 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七部门近日印发通知明确,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有关决策部署,完善社区服务功能,补齐社区服务设施短板,在各地推荐基础上,经研究,决定在106个社区开展完整社区建设试点。 试点自文件发布之日开始,为期2年。各级住房城乡建设、发展改革、民政、商务、卫生健康、体育、能源等部门要建立协同机制,将完整社区建设试点工作与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养老托育设施建设、充电设施建设、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家政进社区、“国球进社区”、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等重点工作统筹起来,整合有关资源、资金和力量,完善配套政策制度,指导督促试点社区细化试点工作方案,落实资金来源、建设时序和建设运营方式,确保试点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民政部 | 民政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开展行业协会商会服务高质量发展专项行动的通知》 近日,民政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开展行业协会商会服务高质量发展专项行动的通知》,确定将于2023年8月-2024年12月开展行业协会商会服务高质量发展专项行动。《通知》明确了形成一批高质量的调研报告和政策建议、推动一批行业发展支持性政策落地见效、壮大一批行业发展必需的人才人力队伍等10项重点任务。 组织发展 慈善会 | 中华慈善总会、中国银行业协会战略合作慈善顾问赋能计划正式启动 2023年7月20日下午,由中华慈善总会、中国银行业协会联合发起,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及多家金融机构支持的“慈善顾问赋能计划”的启动仪式在中华慈善总会顺利举行。近年来在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下,我国现代慈善事业快速发展,慈善在社会建设和社会治理中的作用日渐凸显。但是中国作为人均GDP已超过1.2万美元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以慈善事业为主要形式的第三次分配在国民收入中占比仍然偏低,尚不能适应改善收入分配格局、推进共同富裕的需要,慈善事业发展的潜力有待激发。此次中华慈善总会携手中国银行业协会启动“慈善顾问赋能计划”,是跨界合作的全新尝试,希望与中国银行业协会及其会员单位、各类财富管理机构及腾讯基金会等深度合作,按照慈善筹款驱动与捐赠人服务驱动并重的理念,以专业慈善服务释放澎湃的慈善潜能,促进更多社会资源用于公益慈善事业。慈善顾问赋能计划分线上学习、实战培训、行动交流三个阶段。该计划的目标是,两年内线上培训10000名财富服务机构及社会组织管理人员,线下培训数百名财富服务机构及社会组织高级管理人员,建立国内推动中高收入人群开展高效慈善的专业力量和合作网络,并依托中华慈善总会及全国慈善会系统、腾讯公益平台等实现较大额度的慈善捐赠增量。 慈善会 | 中华慈善总会家风传承与慈善信托委员会成立 近日,中华慈善总会家风传承与慈善信托委员会(以下简称“委员会”)在中华慈善总会大会议室正式揭牌成立。委员会是经民政部同意设立的中华慈善总会分支机构。委员会委员主要分三类:善家顾问委员、善家传承委员、善家行业委员。委员会的成立旨在积极引导有意愿、有能力的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特别是中高收入人群结合家风建设需要,通过慈善信托等方式,积极投身公益慈善事业,助力实现善家传承及共同富裕。委员会将通过组织中华善家传承论坛及系列研讨会、讲堂、沙龙等,推动中高收入群体提升慈善认知,通过实施慈善顾问赋能计划、组织家庭慈善与家风建设研修班等,帮助有意愿有能力的捐赠人提升慈善能力,通过建立捐赠人慈善数据库、案例库及项目库,建设家庭慈善、捐赠圈慈善信息平台和服务网络等,推动各类捐赠人运用慈善信托、捐赠人基金等形式开展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领域慈善活动,助力社会建设和社会治理,促进善家传承国内外合作。 捐赠 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全面推广使用“博爱通”捐赠系统 2023年7月17日,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办公室印发了《关于在全国红十字系统推广使用“博爱通”捐赠系统的通知》,对全国红十字系统推广使用“博爱通”捐赠系统进行部署和安排,进入全面应用的新阶段。通知明确全面推广应用捐赠系统的任务目标、工作原则、职责分工和工作安排。《“博爱通”捐赠系统建设与使用管理办法(暂行)》以通知文件附件的形式同步发布实施。该系统自2020年6月启动建设以来,多次优化完善形成稳定的流程架构和版面内容。截至2023年6月底,已有684家红十字会组织和8.4万余名社会捐赠人注册使用该系统,各级红十字会通过该系统接受捐赠款物总价值累计超过1亿元。 行业动态 会议论坛 | 我国首次举办国际红树林保护高级别论坛 7月26日,我国首次举办的国际红树林保护高级别论坛在深圳开幕,论坛是落实去年11月召开的《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成果的一次重要行动,旨在进一步凝聚全球共识,共同推进红树林保护事业,向世界展示我国的行动意愿。期间,国际红树林保护专项基金正式启动。该基金将主要用于资助并支持开展红树林保护国际合作、科学研究、生态修复等项目。 社会工作 | 四川首批高层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出炉 近日,四川省民政厅发布《关于确定首批四川省高层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确定刘艳春等21人为首批四川省高层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 表彰奖励 | 民政部对第十二届“中华慈善奖”拟表彰名单进行公示 根据《“中华慈善奖”评选表彰办法》和《民政部关于开展第十二届“中华慈善奖”评选表彰活动的通知》(民函〔2022〕11号),民政部组建了第十二届“中华慈善奖”评委会并下设办公室,经中央有关部门和各省级民政部门(以下简称推荐单位)推荐、评委会办公室审查、推荐单位公示、评委投票和网络投票、征求有关部门意见、民政部部长办公会议审议等程序,确定了第十二届“中华慈善奖”拟表彰名单。 宣传与培训 | “行知计划”乡村教师公益培训再启航,伊利探索乡村振兴新路径 伊利公益基金会于7月17日至20日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举办第四届“伊利行知计划—乡村教师赋能公益培训”。此次培训活动得到了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内蒙古教育厅的大力支持,邀请了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等著名高校的教授和专家,以及北京教育一线的优秀教师担任讲师。来自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包头市的70余名乡村骨干教师参加了现场培训,同时,来自江西、贵州、河南、黑龙江等地的数百名乡村教师以及“伊利方舟”公益项目覆盖的乡村学校的老师,通过观看直播同步受训。伊利公益基金会近年来持续推进“行知计划”,联合教育行政部门,依托伊利品牌优势,整合优质、专业的社会资源,开展乡村教师赋能公益培训活动,推动乡村教育事业发展。 社会创新与公益金融 | 阿里巴巴发布2023年ESG报告 7月24日,阿里巴巴集团发布《环境、社会和治理报告(2023)》,全集团自身运营净碳排放和价值链碳强度实现“双降”,在乡村教育、适老化、无障碍、乡村振兴等诸多领域积极践行社会责任,与此同时,ESG正成为改革后阿里巴巴与业务集团之间的价值纽带。 社会创新与公益金融 | 《中国网络文明发展报告2023》发布 7月23日,中国网络社会组织联合会发布《中国网络文明发展报告2023》,报告显示网络诚信问题日益凸显,严重损害网民合法权益,扰乱网络生态环境,如何更好加强网络诚信建设、营造文明网络生态、共享美好数字生活,成为重要课题。 应急救灾 | 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应急与灾害社会工作委员会成立 2023年7月24日,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应急与灾害社会工作委员会召开成立大会。民政部、应急管理部、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和有关基金会、社工机构、社会救援组织等近百名领导、专家和代表现场参会。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会长陈存根提出要充分利用社会工作扎根社区的在地优势和陪伴、赋能、助人自强的专业优势,在“新时代、全灾种、大应急”的背景下构建“精准触达”的社会应急服务与社会工作参与防灾减灾救灾服务体系;他要求委员会工作要彰显联合优势,发挥引领作用;突出专业特色,促进行业发展;加强队伍建设,实现健康发展。 应急救灾 | 应急管理部:中央级储备库已储备900多万件救灾物资 今天(25日)上午,国务院新闻办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邀请应急管理部等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防汛抗旱工作情况。 据介绍,当前,全国已进入“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为了做好抢险救援工作,目前中央级储备库已储备900多万件救灾物资,对抢险救援力量也进行了提前部署配置。 立足防大汛、抢大险、救大灾,应急管理部统筹国家消防救援队伍、驻地央企、解放军和武警部队等抢险救援力量,指定中央企业工程应急力量队伍456支6万余人,针对松辽、海河、黄河等重点流域专门调配准备应急力量,担负国家层面跨区域抢险救援任务。消防救援队伍构建水域救援力量3.4万余人,统筹前置备勤,解放军和武警部队部署7.2万人重点准备,就近就快投入救援。同时,应急物资保障体系建设也在推进中。 应急救灾 | 应急救灾物资保障如何?应急管理部:已建百余个中央级储备 7月25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应急管理部副部长、水利部副部长王道席透露,截至目前,应急管理部已在31个省(区、市)拥有126个中央级储备库,储备了955.2万件、总价值达37.3亿元的中央应急抢险救灾物资,可以随时调运支援地方做好抗洪抢险、抗旱减灾工作。此外,最近,应急管理部与财政部又联合下达了5100万元中央应急抢险救灾物资的购置计划。 应急救灾 | 安徽省启动“幸福家园”项目成立安徽慈善联盟 2023年7月19日,安徽省慈善总会召开安徽省“幸福家园”项目启动暨安徽慈善联盟成立大会。在现场捐赠仪式上,中国农业银行安徽分行等9家单位共捐赠款物4600万元。会议指出,安徽正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奋力打造“三地一区”,需要慈善力量发挥在保障改善民生中的重要作用。会议强调慈善组织要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加强联动、融合发展;依法合规、公开透明。各级政府部门要大力支持慈善组织发展,积极参与“幸福家园”项目等重大慈善工程。 应急救灾 | 政府部门响应台风“杜苏芮”行动 2023年7月26日,中央气象台针对今年第5号台风“杜苏芮”,发布首个红色台风预警。 7月29日,国家防总办公室、应急管理部组织中国气象局、水利部、自然资源部滚动会商研判台风“杜苏芮”后续风雨影响和暴雨洪涝灾害发展趋势,视频调度河北、河南、福建、江西等省份防办,预测受“杜苏芮”残余环流影响的强降雨。国家防总于29日12时将针对京津冀晋鲁豫6省份的防汛应急响应提升至三级,继续维持针对福建、江西、浙江三省防汛防台风三级应急响应,加派4个工作组对京津、河北、山西等重点地区和南水北调中线等重要基础设施的防汛工作开展督导检查。 应急救灾 | 国家防总针对西南地区强降雨启动防汛四级应急响应 7月26日,应急管理部召开防汛防台风专题视频会商会,调度重庆、四川、贵州、云南等重点省份,部署强降雨防范应对工作。国家防总于7月26日20时起针对重庆、四川、贵州、云南启动防汛四级应急响应,继续密切监视雨水汛情,严格落实预警响应联动机制和直达基层责任人的临灾预警“叫应”机制。国家防总办公室已派出3个工作组分赴重庆、四川、贵州协助指导防汛工作。 应急救灾 | 社会组织积极参与台风“杜苏芮”应急响应 2023年7月26日,北京平澜公益基金会联合中华救助启动应急救灾响应,协调广东、浙江、江西、安徽、河南等省市属地救援联盟队伍启动备灾备勤机制,进行相关救援装备物资准备。7月27日,部分队伍携带救援装备、清障设备赶赴福建一带前置支援,抗击台风、守护家园。 7月29日,针对台风“杜苏芮”对福建多地带来的灾情损失,结合福建省红十字会上报的灾情和需求,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启动四级应急响应,紧急向灾区调拨赈济家庭包、冲锋衣、毛巾被等5000件(套)救灾物资,用于支持当地开展灾害救助工作,帮助受灾群众恢复生产生活。 应急救灾 | 慈善组织在浙渝川多地开展洪灾救援 截至2023年7月24日,壹基金已在安徽、四川、河南、云南、辽宁、重庆、广西、广东、陕西等地启动15次救灾响应,为受灾害影响的群众和儿童提供援助,发放救灾温暖箱、夏季温暖包、粮油包、饮用水等物资。 应急救灾 | 第四届浙陕慈善论坛举行 2023年7月18日,“中国式现代化与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第四届浙陕慈善论坛在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举行。论坛上,浙陕两地慈善领域的8名专家学者围绕“变革创新推动浙江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八八战略’引领湖州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的三重逻辑”和“坚持走中国特色慈善之路 扎实推进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等主题进行演讲。浙江省慈善联合总会副会长施利民表示,浙陕双方慈善组织应在人人慈善、枢纽平台打造方面深化协同。近年来,浙陕两省慈善组织在慈善文化研究领域的交流合作进一步走深走实。湖州市大东吴慈善文化研究院与西北大学慈善研究院自2020年建立战略合作关系以来,已连续举办三届陕浙(浙陕)慈善论坛。 乡村振兴 | 青海红会启动“助力乡村振兴健康行”项目 2023年7月20日,“助力乡村振兴 红会伴你同行——青海省红十字会、医疗机构助力乡村振兴健康行”启动仪式举行。据青海省红十字会印发的《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工作的通知》,各市州红十字会要对全省先心病、白血病患儿,白内障、唇腭裂患者进行全面筛查登记,省红十字会协调省级医疗机构给予救治。4月以来,青海省红十字会以40个乡村振兴重点村为基础,扩大到全省范围,初步筛查出先心病患儿501例、白血病患儿43例、白内障患者5549例、唇腭裂患者87例,确定青海大学附属医院、省妇女儿童医院、省人民医院等6家医院分别开展四类患者救治。患者家庭在治疗期间产生的费用,省红十字会将按照四类病种的项目救助标准按比例给予相应救助。 社会保障 | 国家医保局:目前尚难制定医疗救助统一标准 针对全国人大代表提出的“进一步加大防止返贫监测对象帮扶支持力度”的建议,国家医保局日前答复称,考虑到当前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居民困难程度、救助水平等存在客观差异,且在认定救助对象等各类人群时标准和范围不完全统一,目前尚难以在国家层面制定统一的医疗救助标准以及各级财政负担比例。国家医保局表示,应强化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重制度综合保障梯次减负,分类优化资助困难人群参保政策,健全防范化解因病返贫致贫长效机制,逐步实现从集中资源支持脱贫攻坚向三重制度常态化保障过渡。去年,原承担医保脱贫攻坚任务的25个省共资助农村低收入人口参保8899.1万人,脱贫人口和农村低收入人口参保率稳定在99%以上,基本实现应保尽保。三重制度综合保障政策惠及农村低收入人口就医1.45亿人次,帮助减轻医疗费用负担1487亿元。国家医保局将会同财政部,统筹加大中央财政医疗救助补助资金投入,支持各地做好资助农村低收入人口参保和直接救助工作。 社会保障 | 如何做好老年人罕见病群体的社会保障?专访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 7月22日,由北京病痛挑战公益基金会主办的2023罕见病合作交流会开幕式在北京召开。关于老年人罕见病群体的社会保障,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表示,不管多大岁数,只要得了罕见病,该进医保的就应该进医保,如果没有进医保的,就得靠公益慈善社会部门来解决。关于如何提高我国罕见病的诊疗能力,中国罕见病联盟执行理事长李林康回答,首先要从源头上解决问题,做到早诊断早发现,通过基因检测、婚前检查等手段进行检查。其次,要通过培训、建立协作网和单病种专委会、推广指南和共识等方式,提升医生的诊疗能力。关于如何保障少数群体看病就医权益,脱髓鞘病友家园负责人毛毛表示,罕见病群体既需要像其他普通参保人一样在门诊、住院等方面的基础性公平保障,也需要一些更完善的倾斜性政策。 社会保障 | 让困难人员有“医”靠,有“保”障嵊州设立医保暖心无忧专项基金 日前,绍兴嵊州市医保暖心无忧基金直接结算项目正式上线。医保暖心无忧基金是嵊州市医保局健全保障兜底机制、化解困难群众高额医疗费用所做出的重要探索,也是建立因病致贫防范长效机制的有力举措。据了解,该基金由财政每年预算100万元,主要通过慈善总会、红十字会等机构募集社会资金共同参与,确保困难群众的医疗费用经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商业保险等报销后,自负比例控制在10%以内。为方便困难人员享受该项待遇,嵊州市以省“智慧医保”系统为依托,实行暖心无忧基金“一站式”结算,并在7月6日正式上线,实现了“即时报销”,解决了困难群众看病救助资金兑现耗时长、垫资多、报销繁等问题,有效提升了群众获得感。另外,当地医保部门还与卫健部门紧密协作,做到降低困难人员医疗费用关口前移,严格控制过度医疗。嵊州市创新设立的医保暖心无忧专项基金,是充分贯彻浙江省高质量发展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精神的有力举措,也是为巩固脱贫攻坚、立足于嵊州实际的本地化探索,标志着嵊州市因病致贫防范长效机制建设迈出了新的关键一步。 社会治理 | 中国社区发展协会征集优秀社区会员 为加强社区治理和服务体系的基层资源库建设,深入挖掘社区治理特色理念与模式,提升新时代社区治理现代化水平,中国社区发展协会近日发出通知,面向全国社区(村)公开免费征集优秀社区会员,并开启“全国社区平台资源建设社区会员体系更新计划”。报名者可将所在社区治理和服务中十分突出领域或具有的成熟模式、经验、做法等以详细的文字进行说明,并将资料提交到指定邮箱。协会不向成为团体会员的社区(村)收取会费,但需对其在社区治理和服务中的工作成绩、工作经验或创新举措等进行筛选。该协会希望,在社区治理和服务过程中成绩突出、各有所长的社区(村)积极报名成为协会会员,以便将各自的优势特长进行宣传并促进融合发展。 专家观点 王思斌 | 注重社工站建设中的政社协同 政协协同主要有两个方面,基层党政部门和村居 “两委”对社工站建设的支持和协同、社会工作机构对基层党政工作的协同。。基层党政对社会工作的协同与支持,是社工站(机构)建立、开展工作、站住脚跟、持续发展的不可缺少的必要条件。社会工作者向党政部门提出合理化建议,更好解决问题、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是对政府很大的助力。
据了解,2022年3月,省民政厅办公室印发了《四川省高层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工作方案(试行)》。在培养方式上,该方案明确,由省民政厅建立人才信息库,委托专业机构开展培训,每年遴选30名左右的社工人才,分高层次服务人才、高层次管理人才、高层次教育与研究人才3个类别进行选拔培养,并实行考核淘汰机制,对量化考核获得“优秀”等次的,按程序确定为高层次人才并颁发证书。
《通知》指出,希望高层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不断提升专业素养、管理能力和研究水平,以更高的标准投入专业社会工作服务、管理、教育与研究,在推动四川省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会上,应急与灾害社会工作委员会代表联合会分别与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北京市戈友公益援助基金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会后进行了“精准触达”社会协同快速救援行动桌面推演。
应急管理部副部长、水利部副部长王道席:截至目前,我们在31个省(区、市)126个中央级储备库中储备有955.2万件,总价值37.3亿元的中央应急抢险救灾物资,可以随时调运支援地方做好抗洪抢险、抗旱减灾工作。最近,我们与财政部又联合下达5100万元中央应急抢险救灾的购置计划。
安徽慈善联盟由安徽省慈善总会携手50余家机构共同发起成立,致力于弘扬慈善文化,倡导现代公益理念,普及公益慈善知识,开展行业技能培训,引进先进经验技术和优秀服务项目。
7月26日,农业农村部于启动农业重大自然灾害三级应急响应,要求各地落实好防台救灾措施。重点抓好早稻抢收,秋粮抗灾救灾,渔民渔船回港避风,畜牧和设施农业防风防涝。
7月27日,国家防总办公室、应急管理部持续组织防汛防台风专题视频会商调度,研判第5号台风“杜苏芮”强度大、影响时间长、范围广、雨量大、北上深入内陆。国家防总办公室27日向北京、天津、河北、山西、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广东省(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及相关流域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印发通知,部署做好第5号台风“杜苏芮”和暴雨洪水防御工作。国家防总针对福建、广东、浙江、江西等省份维持防汛防台风三级应急响应,针对西南地区维持防汛四级应急响应,已派出7个工作组赴重点地区协助做好防汛防台风工作。
7月27日晚,国家防总于7月27日21时将针对福建、广东两省的防汛防台风三级应急响应提升至二级,并在已向福建、广东、浙江、江西派出工作组的基础上,增派4个工作组赴安徽、河南、河北、京津等地,协助指导防汛防台风工作。
7月28日,“杜苏芮”的中心已于28日9时55分前后在福建省晋江市沿海登陆。国家防总继续维持针对福建、广东两省的防汛防台风二级应急响应,国家防总派出的6个工作组正在台风影响区域协助指导防范应对工作。会商要求,要继续做好管控,落实停止户外集体活动、停工、停课、停运、停业、停航等措施,抓实抓细北方防汛工作,全面做好预案、队伍、物资等各项准备工作。
7月28日,财政部、应急管理部紧急预拨2.9亿元中央自然灾害救灾资金,其中9000万元支持福建、广东、浙江3省做好台风“杜苏芮”防汛抢险救灾工作,重点做好搜救转移安置受灾人员、排危除险等应急处置、开展次生灾害隐患排查和应急整治、倒损民房修复等;其余2亿元支持四川、内蒙古等省(区)做好防汛抗旱救灾工作。
7月29日22时,国家防总办公室、应急管理部组织会商调度,与中国气象局、水利部会商研判,国家防总维持对京津冀晋鲁豫防汛应急三级响应,在前期派出12个防汛工作组的基础上,加派3个工作组赴相关地区协助指导救灾救助工作。7月28日15时至29日15时,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共参与抗洪抢险804起,出动消防救援指战员5481人次。
7月27日,三一基金会启动对台风“杜苏芮”的响应,联合三一集团支持福建抗击台风救援。在福建省消防总队统一指挥下,三一开展工程机械救援装备的部署,并在关键地点驻守了重型机械设备及经验丰富的操作手应对突发情况。
7月27日,中国灾害防御协会地震应急救援专业委员会倡议台风过境地区有救灾使命的会员单位,及时召集人员备勤、规整检查相关装备、准备应急物资。协会秘书处和地震应急救援专业委员会在响应期间设立24小时值班机制,为各会员单位参与救灾行动提供信息、咨询、资源对接等服务工作。
7月28日2时30分,卓明灾害信息服务中心启动“杜苏芮”台风响应。同时,卓明持续监测浙南、陕甘宁、川渝黔等地区暴雨洪灾情况。7月28日11时58分,川渝黔及陕甘宁降水减弱,降为中尺度气象水文监测,卓明信息组收集灾害影响和损失信息。28日下午到晚上,福建南安市、安溪县、永春县、德化县、仙游县、永泰县、尤溪县、闽清县、闽侯县,以及浙江温州市全域列为重点监测和信息搜集区域。
7月25日,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启动对浙江省富阳区洪涝灾害的救援响应,支持人道救援网络伙伴在一线开展走访调研富阳区大源镇、方舱医院安置点等救援行动。7月26日,卡特彼勒基金会携手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驰援富阳。7月26日11时37分,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启动重庆市黔江区暴雨洪涝灾害救援响应,支持人道救援网络伙伴在一线开展救援行动。
7月26日晚至27日凌晨,四川省古蔺县遭遇极端强降雨,超过1957年有气象记录以来历史极值(163.7毫米)。截至27日15时,已组织紧急避险转移1902户6473人。北京扬帆公益基金会一线救援队积极配合当地开展救援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