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素养 | “益启成长——儿童公益素养提升计划”:公益素养教育促进儿童全面发展
2023-07-12 373

79f86ae7a4bd6ebaa4e6b9dd33275c4e.jpg

“公益工作坊中,我理解了框架、逻辑模型等评估公益项目的知识与思维模式。圆满完成了募款与资助项目,让我意识到自己的力量对世界的影响,这带给我前所未有的自信。”12岁的上海女孩邹毅站在台上自信满满,向台下和线上的伙伴们宣告着公益素养教育带给自己的变化。

640.jpg

7月6日,在北京老牛兄妹基金会支持下,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研发的“益启成长——儿童公益素养提升计划”在北京启动,该项目通过慈善启蒙和公益行动提升儿童公益素养,培育认同现代慈善理念、具有责任感的未来公民。


公益素养教育是指儿童对慈善认知、态度和能力的综合性展现,构建学校、家庭、社区、云端等“四维”的素养教育场景成为促进儿童全面发展的重要引擎。


启动仪式上,中国公益研究院理事长王振耀表示,公益界的使命是当社会遭遇挑战时仍不断去探索和示范,最终促进整个社会的提升。

儿童公益素养正在养成




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七年级学生陈天爱,从4岁至10岁,她参加过为解决农村妇女用水问题的公益项目“母亲水窖”义演募捐,为困境家庭提供面包“宾堡健康跑”,为关注自闭症“点亮蓝灯”项目募捐,为提高留守儿童普通话“天天爱听写”。如今自创项目“女孩成就”通过培训提高欠发达山区和城乡结合部女孩们的经济素养,改善生活质量。


宋丞峻是北京探月学校2023届学习者,爱好生物的他在一篇刊载的论文中读到一名中国学者发现某种昆虫体内的肠道藏着能降解塑料的细菌,将塑料降解为小分子结构后,让其变得对环境无害化。这让他产生一个大胆想法,将该昆虫体内细菌移植到能高效处理塑料垃圾的昆虫体内,让其吃掉塑料垃圾,达到直接降解保护环境的目的。目前,宋丞峻与老师做了大量前期调研和可行性理论研究,正在进一步推进。


上海市星河湾双语学校12年级学生邹毅。经常关注国外优秀青少年深度参与公益的成功案例,在整理他们参与的公益过程中,她反思为什么很多时候自己身边青少年没有做到这些?通过逐步深入的了解全球公益案例,参与项目募款与资助后,邹毅愿意尝试不断突破自己的舒适区,在后续几届青少年资助项目中开始担当领导沟通任务,让自己对公益有着别样的洞察。她说公益让自己变得更加勇敢。


中国公益研究院理事长王振耀表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早期人类探索使命感和行动力的来源。但中华古代文化中提出“六艺”(礼、乐、摄、御、书、数)或许更能为使命感和行动力找到缘由,这正是当今人们崇尚的真善美。赋予儿童求真的智慧,获得向善的品行,知道爱美的修养,这是向全社会和公益界提出了一个巨大的问题——该怎么做?


中国公益研究院副院长程芬表示,通过扫描全球儿童青少年公益教育领域,发现所有的初心都是致力于让儿童成为更好的自己,共商共建共享更美好的社会,这也是不同文化基础和社会结构国家的初心。

儿童公益素养场景多元发展




在今年的6月1日,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发布《重新定义成长——儿童公益慈善教育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首次界定“公益素养”概念,围绕“中国学生核心素养”框架中的“自主发展”和“社会参与”两类指标,从认知、态度、行为能力三个维度构建了“公益素养”的模型框架,其中“慈善认知”包括学生辨别真伪好赖的能力,掌握公益慈善基本常识和发展规律;“慈善态度”指学生体现出来的亲社会、向善、共情、利他等情感倾向,以及对慈善事业多元价值的认可;“行为能力”指学生体验、参与、策划组织慈善活动的能力以及通过慈善参与社会事务、提升解决问题能力和领导力等。


报告基于家校社协同共育的大教育理念框架,从需求与供给两端,梳理社会各界在家庭、学校、社会三个场域开展公益慈善教育的创新实践。


调查发现,近六成被调查者带孩子参加过公益慈善或类似活动,九成有较强意愿接受儿童公益慈善教育;很多地方教育机构将公益慈善教育多与德育课程、综合实践课程相结合,开发公益慈善主题的校本课程,有些地方还将参与公益慈善活动纳入中小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一些社会组织从筹款服务、慈善文化培育或儿童成长的角度,开展形式多样的公益慈善主题学习和实践活动,包括项目实地探访、开发慈善课程和教材、提供社会调研或志愿服务机会、举办公益主题比赛或学习营、搭建交流平台等。


不少商业背景的教育服务机构,基于留学背景提升或素质教育需求,提供了小而美的体验活动。


《报告》指出,总体来说,国内面向中小学生的公益慈善教育服务方兴未艾,但也面临现有产品对需求回应不充分、体系化不足、专业化不高、可持续性不强等瓶颈和挑战。


王振耀强调,社会主流的成功文化是考试,但真善美绝不仅仅是考试,它是让全社会获得一种新的共识,让孩子更完善。这需要知识界产生更多更丰富合乎儿童需求的产品,家长的示范、公共设施中各种满足孩子们成长的硬软件,这需要公益界的倡导和先行。


程芬表示,过去两年间的一项调查中,90%以上的家长愿意让孩子参加公益活动,但却没有机会和渠道。面向教育未来的发展目标,把公益当作一个重要的场景,当作一种重要方法来培育有竞争力、有责任感、有领导力、有很好未来视野的人才。

儿童公益素养政策全面促进




《报告》还指出,在宏观环境支持和各方需求呼唤的利好氛围下,儿童公益慈善教育有望迎来发展新机,但是亟待强化顶层设计、凸显儿童公益慈善教育战略地位;发挥联合优势,推进儿童公益慈善教育地方实践;搭建资源平台,完善儿童公益慈善教育竞争机制。


2016年9月1日,正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第八十八条规定,国家采取措施弘扬慈善文化,培育公民慈善意识。学校等教育机构应当将慈善文化纳入教育教学内容。国家鼓励高等学校培养慈善专业人才,支持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开展慈善理论研究。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等媒体应当积极开展慈善公益宣传活动,普及慈善知识,传播慈善文化。


2019年10月2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四德”建设。全面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持续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不断提升公民道德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培养和造就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新义务教育法将“实施素质教育”在法律层面规定为义务教育必须贯彻的国家教育方针,促进儿童德智体美劳全方位发展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素质教育政策鼓励儿童全面发展,社会实践是重要内容,参与志愿服务和公益慈善事业是教育创新培养人才模式的重要实践。


2022年3月,教育部印发新修订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将“公益劳动与志愿服务”列为劳动教育课程的内容十大任务群之一,成为学生体悟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强化社会责任感的重要途径。


当前,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进程中,通过公益教育来提升下一代的综合素养能力,其紧迫性和必要性都非常显著。


程芬表示,要发挥教育、公益双重优势,以建构儿童公益素养能力模型为基础,开发儿童慈善教育相关课程,融合“社会实践”和“责任教育”、“生命教育”,践行立德树人的教育方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