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引领 | 王振耀:现代公益慈善与我国社区居家养老发展前景
2023-05-29 398

79f86ae7a4bd6ebaa4e6b9dd33275c4e.jpg

5月24日,第一届北京养老服务行业发展四季青论坛在京举办。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理事长王振耀受邀参会并发表题为“现代公益慈善与我国社区居家养老发展前景”的主旨演讲。以下为发言整理版。


640.png


本次发言,我将从“全球的善经济发展趋势”“我国人口老龄化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发展格局”“居家养老服务发展前景展望”三个方面来试着回答居家养老北京方案中的一部分。


全球的善经济发展趋势


今天的养老和过去的养老有什么区别?


简单来说,今天是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养老。时至今日,中国已经连续4年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所以现在很多中国企业面临的挑战就是提升性挑战


1.jpg


从“1978-2020年世界与中国人均GDP发展比较图”可以看到中国的迅速发展。特别是2000年以后,中国完全是在托着世界发展。但是现在也遇到如何提升我们自身的问题。


在这样一个人类文明重大转型期,我们养老服务机遇来了。这个机遇不再是仅仅解决经济困难人群的养老服务问题,而是聚焦于如何引领养老服务业整体迈向“好”。实现社会价值对经济价值的引领作用。


人类文明正处于突变的凝聚期,养老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5年前我出访西方时,欧洲特别是北欧曾提出社区与家庭养老服务业将在社会经济中具有关键的地位。日本的相关专家也持相同观点。


大家要注意,社会经济正在成为发展的重要引擎。


2.jpg



我国人口老龄化与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发展格局


接下来,我想简要介绍一下我们在北京进行的养老实验。


3.jpg


根据我们长期调查分析,北京市在养老服务相关的政策、法规和社会实践等多个方面是走在全国前列的。


4.jpg


具体内容我就不再赘述了。我想要特别指出的是以北京为代表的大城市养老有一个特殊性,那就是居家养老比其他地方更迫切,特别是在单位社区居家养老方面单位社区存在老龄化程度较高,需求集中、迫切,要离开家还很难等特点。


在中央机关、央企、军队和高校社区中,硬件条件都很好,房子也很大。但现在均出现了高龄化、空巢化等问题,与此同时北京市街道、居委会进入到这类社区实际上是有障碍的。以北航社区为例,社区常住人口12000人左右,现有老年人4000人左右,80岁以上高龄老人超过1600人。于是,在北京市、区民政局指导下,为破解单位社区养老服务难题,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联合泰康溢彩公益基金会、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社区居委会发起创建全国首个单位社区智慧养联体(以下简称“养联体”),这一独特的“公益+商业”可持续发展的为老服务模式


我们调研的结果显示,家庭条件越好,反而在家庭养老服务方面越封闭。大家从网络上看到的是原财政部长离世的消息,但背后确实存在许多类似现象。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经过一年多试验,我们发现必须建立社区养老服务联合体。正如下图所示,在北京市民政局、区民政局、街道指导下,通过智库推动、专业服务,将各方要素在社区层面上汇总分类,同时还需要建立电话热线、信息平台。


5.jpg


经过一年多的时间,通过各方每周碰面,各种无法想象到的细节调整,养联体单位达到了30多家。


在社区居委会领导下,居委会组织“活”了,形成了一个智慧养老信息平台,包括需求端和供给端,实现了全方位对接,取得了显著成效。至少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能够有一个较强的支撑系统,这是一个非常大的社会实验。


实际上,北航社区的经验证明,居家养老必须要有完善的社区治理体系的支撑和依托。这并非普通的养老服务,仅依靠市场还不够。


居家养老服务必须有适宜的政策和机制与数字技术的配套。


同时居家养老服务还要有慈善精神的机制性落实和智库型咨询机构的深度参与。


我们在北航社区的实验证明,很多政策不完善,社区治理体系是难以落地的。通过这样一个社会性枢纽,更多的专业服务进入到社区。


6.jpg



居家养老服务前景展望


关于居家养老服务前景,我有两条建议和三个倡导。


首先,推进以家庭养老为本的社区治理体系。要注意,没有社区治理体系恐怕无法实现良好的家庭养老。实际上,现在养老在许多环节上没有给社区赋能,如城乡社区。很多时候,居委会主任对辖区内老年人的养老现状可能都不太了解。我认为应以失能失智老年人为突破口,建立基于社区的动态发现和确认机制。


当年的低保就是这样,如果居委会主任不签字,居委会实际上就调动不起来。无论是技术上还是其他环节上,一定要明确居委会主任的责任制,才能真正调动社区力量,通过五社联动实现社区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其次,建立家庭养老服务资源系统开发与对接的社区枢纽。刚才提到的看似是泰康溢彩建立的平台,实际是联合各方要素和各家机构花费大半年的时间共同参与开发完成的,这不仅仅是技术问题。


最后,我认为当务之急是加强以下三大系统建设。


第一,建设倡导家庭养老服务标准的倡导系统:理念、标准与表彰。


第二,建设家庭养老服务数据加工信息系统:政策、商业与社会组织。


第三,应用性的持续指导与评估的家庭养老服务智库系统:知识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