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老龄化|积极老龄化政策和模式在中国
2023-04-25 539

国家政策强调“践行积极老龄观”


2022年2月,国务院印发了《“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这是未来一段时期推进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综合性、基础性、指导性文件。


在《规划》中,设有“践行积极老龄观”专章,包含创新发展老年教育、鼓励老年人继续发挥作用、丰富老年人文体休闲生活等内容。国家卫生健康委会同有关部门将应对人口老龄化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将满足老年人需求和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相结合,以推动老龄事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 凸显人口问题


“积极老龄化”在我国官方政策和倡导话语中,多以“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形式出现。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把“人口”凸显出来,其内涵包括应对个体老龄化和应对群体老龄化,是对“积极老龄化”的理论创新。


回顾2006年以来的改革实践,不难发现其理论被赋予“健康、参与和保障”的核心要义,也更符合中国老龄事业渐进式改革的特色。


● 三项强调


具体而言,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相关政策一般强调以下三点。


首先,全民健康。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突破单一的生命历程理论支撑,将关注对象由部分老年人转向全体老年人,以更包容的政策环境为全体老年人提供维护其身心健康的政策体系。


第二,全民参与。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倡导全社会主体共同参与,各级政府做好发展规划,积极拓展社会多方合作,倡导代际和谐并存;将促进个体老年人社会参与转向促进全社会公民对老龄社会的参与,构建养老、敬老、孝老的政策体系与社会环境、实现老龄政策与社会政策的有效衔接。


第三,全面保障。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立足中国视角,从中国大多数贫困老年人的境遇出发,实现以权利为基础转向以“需求——权利”结合为基础的保障和赋能;在满足老年群体特殊需求的同时,将覆盖部分老年人的保障转向覆盖全体老年人享有的经济保障、服务保障、健康保障和精神保障。


● 我国具体政策


我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相关具体政策见下表:


图片


在制度层面探索积极老龄化的“中国模式”


与此同时,政府部门、多种组织、广大民众对于积极老龄化在中国的落地措施,也都在进行积极的尝试,探索“中国模式”“中国方案”。


在政府出台的相关举措方面,创新发展老年教育、鼓励老年人继续发挥作用、丰富老年人的文体生活,是对于积极老龄化在中国的具体落实举措。


具体而言,在创新发展老年教育方面,


(1)提出加快发展城乡社区老年教育,支持各类有条件的学校举办老年大学(学校)、参与老年教育。


(2)支持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建设学习点。依托国家开放大学筹建国家老年大学。


(3)推动各地开放大学举办“老年开放大学”,鼓励老年教育机构开展在线老年教育。


在鼓励老年人继续发挥作用方面,


(1)提出加强老年人就业服务,鼓励各地建立老年人才信息库。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保障老年人劳动就业权益和创业权益。


(2)鼓励老年人社会参与,在全社会倡导积极老龄观。


(3)积极开展“银龄行动”,支持老年人参与文明实践、公益慈善、志愿服务、科教文卫等事业。


(4)建设高层次老年人才智库。


(5)鼓励和引导老年人在城乡社区建立基层老年协会等基层老年社会组织。


在丰富老年人文体休闲生活方面,


(1)提出扩大老年文化服务供给,改扩建或新建一批老年公共文体活动场所。加强弘扬孝亲敬老美德的艺术作品创作。


(2)搭建老年文化活动交流展示平台。


(3)支持老年人参与体育健身。


(4)引导各类旅游景区、度假区加强适老化建设和改造,建设康养旅游基地。


(5)鼓励企业开发老年特色旅游产品等。


国内积极老龄化实践模式


在人口老龄化这一世界人口发展的必然趋势背景之下,能否解决好由此可能引发的社会问题和广大民众及老年群体的现实需求,关系到我国的发展全局和百姓福祉。在努力充分认识自身人口老龄化的规律和统筹全局协调推进的基础上,我国也在努力探索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本国经验与特色模式。


各级政府、研究机构、民间组织和广大民众关于积极老龄化的模式探索也极富启示和反思意味。开发老年人力资源、完善养老保险制度、深化养老体系建设、推进社区养老试点工程、搭建社区“养老+育幼”平台与推动“双龄共养”模式等,都是我国积极老龄化探索的有益尝试。


在具体行动实践层面,国内也先后开展了很多机构平台类和公益项目类的积极老龄化实践。互助养老平台、老年人文艺团体、网络老年大学、志愿帮扶队伍等都在我国多地区推广。


尤其在互助养老的实践层面,有学者将国内已开展的多种关注老年群体总结为“幸福守门人”“时间银行”“老人会”“病友会”四种模式。


“幸福守门人”模式针对的是农村老年人普遍的心理危机——孤独。研究人员与地方政府人员配合起来划片,在每个调研地区都设有专门帮助农村老人的精神科大夫,并动员乡村医生、社区积极分子、社工一起来关心老年人。该模式的基本原则,即防止老年人心理的危机需要做到:除了政府的帮扶和社区的支持,老年人之间应能够互动和互助,尤其是可以做到情感上互惠互助。


“时间银行”模式已在我国多地展开,由政府牵头或民间自发组织,低龄的健康老年人帮助高龄体弱的老年人,以劳动时间计算工作量,将来可以兑换成他人为自己的服务。


“老人会”模式源自我国历史上的白帽会、祝寿会、长寿会等,以敬老、贺寿、举丧为主,目前国内杭州老人会增添了探病的内容。


“病友会”模式是倡导积极养老和倡导互助互惠的组织模式,多地的患者在一起相互学习、彼此鼓励,坚持锻炼。很多患有慢性疾病的老年人因此而缓解了很多晚年生活中的苦痛和低落情绪。


上述政策举措、研究与实践探索,为积极老龄化在中国的落地推进和模式探索提供了政策依据和有益借鉴。

备注

本文主要参考《“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及社科院网站等研究资料。

项目简介

“积极老龄化与老年人价值开发”公益项目是由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支持,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技术指导,智睿养老产业研究院承办。主要目标是以信息平台为依托,以知识型老年人为主体,旨在推出各类促进老年人积极生活并能奉献社会的知识型、社会服务型产品,构建积极老龄社会百千万人参与的枢纽性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