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事业|《高净值人士慈善调研报告》正式发布,超八成高净值人士参与慈善
2023-04-03 1390
微信图片_20230329133145.jpg


导语




3月29日,《2023中国高净值人士慈善调研报告》正式发布。这是国内首个样本量超千份的高净值人士慈善需求调研项目,由招商银行私人银行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合作,于2021年和2022年分两次开展全国范围内的高净值客户问卷调查,并对部分客户进行深度访谈。




微信图片_20230330105909.jpg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理事长王振耀


报告呈现了高净值人士的慈善认知和实践现状,揭示了慈善与家风建设、精神传承的关系,为慈善行业发展以及金融机构慈善服务升级提供洞察和建议。


调研发现,高净值人士踊跃参与慈善活动。八成以上受访者参与过捐款捐物、志愿服务等活动;四成以上受访者表示未来十年还会进一步增加慈善投入。除了回馈社会外,受访者也意识到慈善给自身及家庭带来种种积极影响,包括“传承优良家风”“促进家庭团结”“发展高质量朋友圈”等;多数受访者都把慈善作为培养下一代的必要安排,如鼓励孩子日常行善、参与亲子公益活动、支持孩子在公益组织实习。


捐赠额达1000万元及以上的“大额捐赠人”有明显的行善特征,他们更关注“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等发展类议题,一般通过专业慈善组织来行善;其他高净值人士则更关注“扶老、救孤、恤病、助残、优抚”等议题,以“直接帮助”为主。不管大额捐赠人还是其他高净值人士,“扶贫济困”都是他们首要关注的议题。


企业家群体是慈善的积极参与者。访谈发现,他们的慈善事业始于“回报社会”、重视“社会需求和政策引导”,兼顾个人兴趣和优势,非常强调慈善机制建设和可持续发展。他们有较强的号召力,带动亲朋好友、员工参与慈善, 整体上呈现出鲜明的家国情怀、社会责任感、实干兴邦和锐意创新的使命感。


对慈善的认知不足,仍是制约慈善参与度的重要因素。有不少尚未参加公益慈善活动的受访对象表示“没有信赖的渠道”“不了解政策”,且有半数以上高净值人士对慈善信托感到陌生。他们希望金融机构能更多提供慈善机构及项目推荐、慈善架构设计等服务,私人银行及下设的家族办公室客户是受访者规划家族慈善的首选。


招商银行行长助理王颖在发布会上表示,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招商银行发挥金融机构资源配置功能,积极探索服务高质量发展大局、促进共同富裕的新模式和新通路。一方面,招行凭借“投商私科研”一体化优势,在绿色金融、普惠金融、科技金融等领域提供综合化金融服务,助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另一方面,作为一家零售业务特色鲜明、财富管理能力突出的银行,招行在引导“财富向善”方面也拥有独特优势。


微信图片_20230330110436.jpg

招商银行私人银行部总经理王晏蓉


招商银行私人银行部总经理王晏蓉对调研方法论、报告的主要发现作了解读。她表示,高净值人士慈善调研项目,是招行对新发展格局下自身使命的郑重回应,对社会责任的身体力行。调研中,访谈对象传递出积极向上的“财富观、家族传承观、慈善观”,呈现了“有责、有义、有爱”的群体风貌。“随着经济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高净值人士的慈善投入仍将加大,我们对高净值人士的慈善潜力充满信心。”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理事长王振耀作为联合主办方总结发言。他认为,“《中国高净值人士慈善调研报告》在公益慈善发展过程中有里程碑意义,首次系统展示了高净值人士的社会价值,展现了私行客户‘中国式现代化慈善’的丰满形象,是对习近平总书记最新讲话、对中央的慈善工作部署的最好响应。” 他也分析了招行客群呈现出积极参与慈善事业的风貌,其背后主要有四大原因:中国已进入“善经济”发展阶段;招行采取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逻辑,助力客户将家国情怀付诸实践,促进了“家国慈善”风貌的成型;产业发展需要社会价值的提升;高净值人士率先探索慈善。

最后,王振耀理事长倡导,在“引导、支持有意愿有能力的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积极参与公益慈善事业”方面,政府、媒体、智库、财富管理行业需要“因势而变”,更科学、智慧地引导、支持财富向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