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机构介绍
首页
院长专栏

       2022年9月28日,全国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服务团、上海市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会在上海共同举办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助力公益慈善事业•促进社会治理创新”主题研讨会。来自全国各地的100多名新的社会阶层代表人士参加会议。中央统战部有关部门,上海市委统战部、上海市长宁区委主要领导同志出席会议。

      上午主题研讨环节,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王振耀院长分别发表了“践行慈善初心使命助力共同富裕”、“新善工程和社会治理创新”的主旨演讲。以下为发言文稿整理,文章经过编辑,但尽量保持了王院长现场演讲的核心内容。

社会价值开始日益引领经济价值的发展

       十分高兴有机会和大家交换我对于“新善工程”与社会治理创新的心得。我今天的发言的题目是“心善工程与社会治理创新”。

新善工程,是一次历史性的行动。新善工程要求我们志愿行善,教育行善,科技助善,金融向善,这意味着,全国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服务团将开启中国公益界的新篇章,新善工程将汇入并引领我国公益慈善事业的时代洪流。

这样说的原因如下。

       首先,我国慈善事业进入到了高质量发展阶段,这个发展阶段的主题是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同时,国家也进入到了善经济发展的时代。

      中国从2019年开始,全世界从2011年开始,整个人类进入到了人均GDP1万美元的发展新阶段。

       从2019年到2021年连续三年,中国已经扎扎实实地达到人均GDP1万美元的标准。毫无疑问进入了高质量发展阶段。我们经济发展的基础是高度发达的生产力,高度概括和形容这一时代的主题,就是经济向善,天人合一,尊重自然,商业向善,科技向善。

在这样的历史时刻,慈善的地位非常重要,这种重要地位表现为社会价值开始日益引领经济价值的发展

       以世界商业文明为例,世界人均GDP到达1万美元,生产力高度发达后,世界商业文明的基本发展态势也在发生变化。起初是“有与没有”的对立,在商品短缺的经济形态中,有商品比没有商品能获得更高的利润;而后演变为“多和少”的对立,生产商品的数量越多,得到的利润就越多;而现在,我们关注的焦点在“好和更好”。所有人共同向好,就能共同获得更高的利润。

       英文中“好”和“善”是同一个词;在中国,好和善也是紧密联系的。商业文明曾经以盈利为目的,而现在为了使自己更好地发展,必须让他人也向好发展。由此,商业文明的逻辑发生了改变。这是当今时代商业文明发展基本的态势,也就是善经济的发展态势。

      在力争向善发展时,善经济的时代就来临,时代的逻辑发生了改变,此时财富的内在逻辑也发生了转型:在原来,经济价值决定社会价值,通俗地说就是没有经济条件,什么事也办不了;而现在,仅仅有经济条件是不够的,社会价值在其中起到了更加重要的作用。

   “向善”不是简单的口号,而是非常重要的时代基本课题,也是时代发展的基本趋势,是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大事。


“善经济”高质量发展阶段需要老一代的善行者

其次,中国慈善有着自身独特的逻辑。中国推崇天下为公,百善孝为先,家国情怀,我们有一系列关于自身的逻辑。接下来,我主要从经济、政治理念和社会伦理三方面对中西文化进行区分。

       在经济上,中国与西方世界相区别,我们的理念是天下为公,我们基本信仰的是民生为本、民生主义,我们重视的是生命至上,人民至上。而在西方,private“私人”是神圣的,这称作自由主义。自由主义会导致两极分化的马太效应,产生二八规则,富者更富,贫者更贫。

       中西在至善的政治理念上也有区别。在中国文化中,我们认为政府是必要的善,有公德、有能力的人才能胜任官员,因此通过科举考核来决定官员的晋升。士大夫的价值观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这种天下观是关于普罗众生的。

       而在西方文化中对政府的认识是,官员应当由选票选出,民主取得,注重选票。在种族内部实行这种方式体现的是人人平等,但是对外部实行时会有多重限制,存在不平等现象,如种族主义等等。

社会伦理上,中西也有较大的不同。中国提倡百善孝为先,讲求家国情怀;而在西方,上帝面前人人平等,父母与子女没有区别,与中国的伦理存在着重大的区别。

       由于这些差异的存在,在中国行善和在西方行善,在行为方式上、组织方式上、结构方式上会有很大的不同。

      中国慈善的深层逻辑,其实是共享和均等,中华文明在生产方式中没有奴隶制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中国不鼓励兼并,不鼓励人民流离失所,具有牢固的社区结构,家国天下的一体观。在《诗经》里有“于我公田,遂即我私。”的井田传统,就是公和私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的体现。

       中国有非常发达的自耕农传统,黄宗智先生称之为“新型的小农经济”。中国实现了没有资本主义的现代化,也没有发展无产阶级赤贫,再形成一种现代化的生产方式。在这种环境中,做公益慈善事业,就有着善经济开拓的使命,就有创造发达的社会经济的历史担当。

       因此,新善工程的使命极其宏大。我们应该在社会政策主导下进行自觉的社会奉献。要尽量避免两极分化,担当起引领的责任,做自觉的奉献。

       同时,要做到共享,把慈善和社会的和谐度结合起来,在共享中形成良善的社会治理机制,在共享中提升社会伦理与道德水平,与社会政策形成深度的融合。特别是老龄社会到来的生活型社会服务业,更需要一套伦理、慈善的支持。


慈善需要更为广泛的社会创新

      社会价值是多项生活性服务业的基本伦理。慈善有丰富的资源,我们上万亿的善款,几千万人就业的资源,几亿志愿者服务的潜力,都等待我们进一步的开发。

        慈善需要更为广泛的社会创新。新善工程是一项巨大的社会创新工程,能够形成社会服务业的混合和融合,让生活型的服务业得到更快的发展,让社会企业得到很好的发展,并且形成乡村振兴的新局面,开启公益创投的新形态。

       我们需要抓住善经济发展的重大机遇期,实现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密切合作,通过ESG的发扬来实现各种各样的转化;同时也要注意做好专业化和平台化,注意购买政府服务,把宏观政策向乡村振兴集聚,与老龄化之间形成积极的互动,特别要注意落实在社区,让社会治理体系在基层得到更好的落实。最后,祝新善工程,在开创有中国特色的慈善事业发展道路上做引领者、引导者!谢谢大家。

专家

 王振耀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院长

民德咨询(北京)有限公司总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