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引领 | 王振耀:迎接中国积极老龄时代! (下)
2022-10-18 450


导言

近日,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院长王振耀受老龄社会30人论坛和盘古智库老龄社会研究院邀请以“迎接中国积极老龄时代”为主题发表主题演讲。王振耀院长表示,高质量发展阶段需要老一代的善行者即善经济的骨干。到了现在的高质量发展阶段,非常需要老一代的善行者,他们既是生产者,也是消费者。以下为发言文稿整理下篇,文章经过编辑,但尽量保持了王院长现场演讲的核心内容

高质量发展阶段需要老一代的善行者

高质量发展阶段善经济的重要内涵。老一代的善行者,他们既是生产者,也是消费者。老年人是“善经济”发展的骨干力量。高质量发展阶段,需找到一个经济向善的契合点,美国提出“慈善资本主义”,卢先生提出“资本精神”,结合中国文化后,用“善经济”可能更为合适。“善经济”有三个内涵,一是人均GDP达到1万美元,生产力高度发达,目前中国已经实现。二是商业向善,社会价值深度引领经济价值,经济全面向善,包括科技向善、金融向善等。三是社会经济全面发展,需要社会价值的系统弘扬。生活类服务业这时候需要社会价值的系统弘扬,驾驭当前的社会经济,没有高度的社会伦理、社会价值是不行的。


高质量发展需要庞大的社会服务大军。中国3亿多老年人早就静悄悄地承担起家庭服务的重任,客观上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庞大的职业精神最高的2亿以上人口的家庭服务大军。伺候孙辈更加辛苦,白天晚上都不能缺位。


高质量发展需要坚实的经济支持。老年人的积蓄与财富为子女准备了基本的可继承的生活条件。多个家庭具备支持子女产业与就业发展的功能,在经济增速放缓时,部分人不愿意就业在家啃老,可以说老年人承担着国家的稳定就业各方面的功能,发挥着社会稳定器的重要作用。由于中国特殊的继承制,作为回应子女的“孝”,老年人的回报是世界最丰厚的。


高质量发展需要有品味的新型产业。老年人对旅游的特别爱好促成旅游产业的日益发达,也由此创造了旅游业的经济贡献和就业需求。


社会价值的日益发达需要特殊的生产者。社会价值需要生产发展,并非简单地重复四书五经,需要结合实践进行阐发,还需要与高科技进行结合。而这种价值特别需要老年人的智慧、阅历与闲暇时间。


大健康产业的消费对象。老年人是大健康产业的消费对象,中草药、体育锻炼等话题被讨论得最多。包括各类设施和中餐的提升,视频平台中老年人传授做菜知识的内容往往能引起关注。其实这也类似于社会大学,因为有闲暇时间,大家开始改善生活,这是高质量发展的生动体现,是积极老龄社会的又一个侧面。


养老护理与服务的主体。目前,4000万以上的失能与半失能老人需要各类护理服务、需要社区服务与社会治理水平的提高,也由此产生了各种产业需求。


需要被重新定义的中国老龄社会

从老年人的主动奉献,到旅游等生活体验,再到被需求,能够促成中国高质量发展阶段的诸方面内容。因此,必须认识到老年人并非包袱,而是中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参与者、建设者,也是推动高质量社会发展的巨大动力。因此,老龄社会的定义或许需要重新定义,中国社会隐藏着一座积极老龄的金山,它有待于我们发现、定义、开发,对此需要对公共政策、社会行为等作出调整。


迎接老龄社会的负面意识。目前,迎接老龄社会的负面意识较强,把老年人当作包袱的思想仍然存在,认为退休后就失去价值。中国与西方不同,老年人在退休后照顾孙辈是重要的价值体现,因此需要纠正负面意识。


古稀之年的提升改变人类的老年节律。曾经说“人活七十古来稀”,前些年说“人活八十不稀缺,人活九十古来稀”,现在新口号说“享寿百年,人活百岁古来稀”,九十岁也不再稀缺了。可以说古稀之年提升了三个等级,老年节律已发生改变,这是现实的。


退休后生命延长了至少30年。按照现在的退休制度,从60岁到90岁,生命延长了至少30年。工作生涯多则40年,少则30年,退休后还有30年的生活。事实上又成了一个新的工作周期。


需要发现身边存在的“积极老龄社会”。首先需要改变理论,下气力奠定新的理念与概念。并非指“积极老龄化”本身,目前的社会中面对老龄化就非常积极,就存在我们的身边,但是需要我们去发现,去认识。


需要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的创新。积极老龄化的战略不仅需要老年人进一步充实,也需要重新认识又一个增寿至少30年的黄金期,同时还需要全社会面对增加的30年进行相应的全面的调整。包括老年人的个体认知与社会政策两个方面。最终需要一场大的思想解放运动,转变对老年人“弱势”的看法。


建立支持积极老龄社会系统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积极老龄社会支持体系。需探索建立政策支持体系,公益慈善需要探索建立典范案例。一方面是正确看待生命。另一方面是社会需广泛地为老年人创业提供便利,特别是应该支持和奖励促进年轻人就业的老年人创业企业。另外,要借鉴疫情的经验,提升为老年社会服务质量,可把扫码技术与物业、社区相结合,应用到社区与家庭的技术服务体系中。


鼓励老年人发展咨询业。老年人的经验、知识与技能的“财富”需要开发,老年人提供咨询服务需得到鼓励。


鼓励老年人参与公益慈善活动。公益慈善活动是弘扬社会价值最为有益的途径,为老年人参与公益慈善活动提供多样化的平台,管理固然重要,但服务更重要。目前来看,服务方面,参与公益慈善方面都很弱。


鼓励乡贤回乡。乡贤是促进城乡融合、均质发展的有效途径。中华文明能够延续至今,其中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告老还乡,落叶归根等思想。这种思想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古代城乡的均质化发展。


促进养老服务业的发展。需将目前的防疫经验和技术广泛应用到城乡社区养老服务业中,同时可收取一定费用,核酸队伍将来可转向养老服务,促进社区服务业和物业的密切配合。疫情背景下,大多老年人学会了智能手机的使用,提升了自身信息化水平,可以此为契机推动养老服务业发展。


社区五社联动,养老服务优先。五社联动是以社区为平台、社会工作者为支撑、社区社会组织为载体、社区志愿者为辅助、社区公益慈善资源为补充的新型社区治理机制。老年人拥有智慧,但需要用科技手段激发其参与服务的积极性,同时结合公益慈善,并优先聚焦于养老服务领域。同时,需要突出一个重点,即首先在养老服务方面实现突破,建立多种形式的养老服务联合体。


生命再升华,制定30年奉献计划

响应中央号召,为中华文明复兴贡献智慧。现在的老年人有着战争、革命与建设、改革开放等多重智慧,就目前而言,这样一个多层面的,有丰富经验的老年群体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着更深刻的理解和体验,这个群体是中华文明历史上的宝贵财富。但是其中的个体对自己的伟大估计不足,因此需要重新系统学习,重新读书与思考,制定新的学习与研究计划,主动开发咨询业务。


不耻下问,学习家务与养育孙辈的知识。老年生活的新一页全面打开后,需要开始平等学习的新生活。目前的一些社区规定社区活动中的不说年龄,不说收入,不说级别的“三不”原则,为老年人平等交流打下基础。老年人养育孙辈责任重大,溺爱害人,需要深度学习与对话。此外,还需加强学习信息技术知识等。与此同时,社会也需要建立起支持个体学习的系统。


融入社区,参与社会共创的新生态。目前,大量城市社区需要被激活,城市社区生活条件相比农村有一定优势,但是人际关系相比农村却差得多,邻里互不相识也成为城市社区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另外,社区公益慈善是激活社区公共生活有效途径,需建立多种形式的社区功能性活动组织等并与慈善项目相结合。


积极探索,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创造发明。高质量发展阶段是社会生活的巨大创新期,事实上面对高质量发展阶段的需要,有时候年轻人无法满足。这个巨大的社会创新期,老年人有条件根据自身的需求进行多方面的研发,在社会服务与有关专业方面大显身手。


目前,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已经开展积极老龄化的课题,计划招募100个人自愿成为实验对象,目的在于观察是否能够创造一个积极老龄的社会,迎接中国积极老龄时代。这个时代是老年人自己创造,也为年轻人开拓出来社会建设的广阔新领域。

专家

 王振耀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院长

民德咨询(北京)有限公司总裁



版权所有,如需转载请标明出处

统筹:高华俊

责编:李静 张栋

文章来源:中国公益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