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素养 | 儿童公益慈善教育迎来新机遇
2022-08-03 1487


公益慈善与教育的联系一直非常紧密。一方面,教育是慈善事业的重要主题,慈善机构对教育的支持由来已久;另一方面,慈善的道德属性具备“立德树人”的教育功能,慈善实践活动又为中国学生核心素养(尤其是这个框架中的“自主发展”和“社会参与”指标)的培育提供了载体。为此,201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提出“国家采取措施弘扬慈善文化,培育公民慈善意识……将慈善文化纳入教育教学内容”;2019年《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要求“把立德树人贯穿学校教育全过程”“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帮助青少年“更好认识社会、了解国情,增强社会责任感”。


2021年,在老牛兄妹基金会的支持下,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基于家校社协同共育的大教育理念框架,采用便利抽样方法,对598名家长的公益慈善参与和教育现状开展在线问卷调查,并以北京、上海、武汉、深圳、成都为重点,开展了儿童公益慈善教育现状扫描和案例分析,结合文献研究,梳理家长、学校、社会组织和商业教育机构在家庭、学校、社会三个场域开展儿童公益慈善教育的创新实践,形成课题研究成果《重新定义成长——儿童公益素养教育发展报告》和《儿童公益素养教育项目案例简介》。


作者在近日发布的《重新定义成长——儿童公益素养教育发展报告》中指出,在宏观环境支持和各方需求呼唤的利好氛围下,儿童公益慈善教育有望迎来发展新机遇。


儿童公益慈善教育现状


家庭提供:六成家长带孩子参加过公益慈善相关活动。本课题研究发现,九成以上家长均对儿童公益慈善教育的重要性表示认同,其中认为“非常重要”的占比64.5%,“比较重要”的占比30.8%;从近三年的公益慈善参与情况来看,六成家长带孩子参加过公益慈善相关活动,“参加过公益慈善活动”的比例为28.3%,选择参加过的“有些活动可能是与公益慈善相关的”占比为33.4%,“没参加过”的为38.3%,可见三成左右的家长对公益慈善活动的认知还不是很清晰。帮助他人、捐物捐款和公益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是排名前三的公益慈善活动类型。


1659514754435696.jpg


学校提供:中小学公益慈善教育多与德育课程和综合实践课程相结合。本课题研究通过对学校德育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大纲的梳理发现,中小学学校课程标准中包含社会责任感、公民意识、公共参与等丰富的公益慈善教育内容,一些地方教育部门和学校也充分利用社会实践活动平台,通过将公益慈善教育与日常教学和校外活动有机结合,以及将积极参与公益活动列为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指标等措施,增强儿童公益慈善意识和行为。《深圳市初中学生综合素质基本指标评价标准》的思想品德指标第5项明确将参与校内外公益性活动列为观测点。武汉、上海、成都也在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标准中,将公益活动、公益劳动列为评价内容。


社会组织提供:社会组织在响应国家政策法律要求传播公益慈善文化方面有着极强的内驱力,同时在普及公益慈善知识方面也具有充足的专业性。与中华慈善总会“慈善文化进校园”活动配套的《慈善读本》,是目前覆盖范围最广、与学校教育结合最紧密的儿童公益慈善教育教材;北京师范大学创新与传播研究院公益教育研究所经过6年研发出版《小学公益实践教程》丛书,与小学德育课程体系紧密结合,并在部分地区试点开展了公益教育课程实验。除了“进校园”,社会组织也开展了校外儿童公益慈善教育的探索。


媒体和企业提供:“双减”政策要求扎实推进试点探索工作,明确提出“合理利用校内外资源”,倡导“课后服务不能满足部分学生发展兴趣特长等特殊需要的,可适当引进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参与课后服务,由教育部门负责组织遴选,供学校选择使用”,与非学科教育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相结合的教育培训市场服务仍有一定生存空间。公益慈善教育作为素质教育中的新兴类别,仍然处于刚刚起步的探索阶段,开设公益慈善课程的商业机构尚不多见,尚未形成统一的课程标准。通过申报国家、省市级中小学研学实践活动基地、营地,承办以公益慈善为主题的社会服务、研学旅行等校外综合实践活动,也成为部分商业机构的业务之一。



儿童公益慈善教育的现实挑战


时间、渠道和可信度是家庭参与儿童公益慈善教育的三大瓶颈。被调查家长认为开展儿童公益慈善教育活动最主要的挑战是时间、渠道和可信度。从时间上的挑战来看,被调查家长主要认为孩子没时间或(和)自己没时间带孩子参与公益慈善活动;从渠道挑战来看,有些家长认为当地缺乏相应的活动资源,有些家长认为活动流于形式,可持续性不强;从可信度挑战来看,部分被调查家长的顾虑一方面在于社会总体公益慈善水平不高,另一方面也提出自己缺乏甄别公益慈善活动的能力。


学校领域的儿童公益慈善教育体系有待突破。通过家长调研获得的对孩子学校开展公益慈善教育情况的了解显示:76.3%的家长表示孩子的学校开展过与公益慈善相关的活动,比例最高的为捐书(48.7%),其次为当志愿者(41.1%),还有捐旧衣服(35.0%)和捐款(34.3%)等;60%的家长表示学校有与公益慈善相关的课程,但仅有18.7%有专门的公益慈善课程;59%的家长表示学校有公益慈善相关的教材,但提供专门教材/读本的仅有19.2%。可以看出,尽管学校教育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中有一些与公益慈善相关的内容,但总体来看仍然缺乏儿童公益慈善教育的系统设计,同时儿童公益慈善教育的覆盖面仍然有较大增长空间,即使是目前覆盖范围最广的《慈善读本》项目,累计受益学校数也不足全国中小学数的8%。如何发挥学校教育在普及慈善意识、宣传慈善文化方面的重要作用,仍有待进一步探索。


社会领域的儿童公益教育专业化水平有待提升。通过资料可以看出,社会领域包括社会组织和商业机构的公益教育是儿童素质教育赛道中非常细分的一个领域,呈现规模小、形式单一、内容零散的特点。无论社会组织还是商业机构,与学校合作的公益慈善教育都以年度单次活动居多,与教育教学活动的整体设计相关度不高;社会组织和商业机构面向家长与学生开展的公益慈善教育,大多处于初创发展阶段,多为“散兵游勇”,尚未形成以公益慈善教育为品牌的头部机构,在课程设计、教研能力等方面还有待提升。



儿童公益慈善教育趋势与展望


本课题研究发现,家庭、学校、社会(包括社会组织和商业机构)在儿童慈善教育方面都开展了初步的探索和实践,但面临着对需求回应不充分、体系化不足、专业化不高、可持续性不强等瓶颈和挑战。在宏观环境支持和微观需求呼唤的利好氛围下,儿童公益慈善教育有望迎来发展新机,亟待在以下三个方面重点突破。


强化顶层设计,凸显儿童公益慈善教育战略地位。充分发挥公益慈善育人功能,探索将公益慈善“五进策略”和教育发展“五育并举”方针相结合,构建与儿童发展规律相适应、家校社一体化联动、中小学幼儿园全覆盖的儿童公益慈善教育系统,出台专项文件明确儿童公益慈善教育的基本思路、战略任务和主要举措,研究制定儿童公益慈善教育指导纲要,细化儿童公益慈善教育目标、内容、途径、方式、评价等,为贯彻落实《慈善法》中的“弘扬慈善文化、培育慈善意识”保驾护航。


发挥联合优势,推进儿童公益慈善教育地方实践。公益慈善与儿童教育都有各自的专业优势和行业特点,儿童公益慈善教育课程研发需要实现强强联合。儿童公益慈善教育具有很强的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特点:在学校课程中,需要将学科课程与综合实践课程相结合;在校外活动时,需要与当地公益慈善需求与组织发展现状相适应。鼓励地方开展先行先试,依托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由学校各年级教师与公益慈善从业人员组成课研小组,共同研发分龄化、本地化的课程和配套教材,设计本地公益慈善特色实践服务项目与活动,将是推动儿童公益慈善教育普及的有效途径。


1659514806393783.jpg


搭建资源平台,完善儿童公益慈善教育竞争机制。“双减”之后儿童的时间用到哪儿,是家庭、学校、社会的共同关注。虽然儿童公益慈善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新领域,有望为商业投资提供回报,但公益慈善有着利他的独特性,如何保障供需之间的有效对接和目标手段的微妙平衡,需要家校社之间达成共识。搭建儿童公益慈善教育资源平台,将促进学校、社会组织与商业机构公平竞争,错位发展,形成良性竞争的儿童公益慈善教育生态和家校社协同共育长效机制,营造人人向善的良好氛围。

作者:李洁、程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