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库
动态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
2022年1-2月
慈善与社会应急救助研究
议善厅第十五讲线上直播,畅谈阿拉善的环保公益
1月6日,由北师大中国公益研究院与招商银行联合发起的议善厅第十五讲“阿拉善SEE的环保公益 听得懂、看得见、易参与”在线上直播,邀请北京师范大学生态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北京市企业家环保基金会理事兼秘书长张立作为主讲嘉宾,畅谈阿拉善的环保公益话题。
《中国捐赠百杰榜(2021)》在京线上发布,千亿元捐赠时代到来
1月20日,中国捐赠百杰榜(2021)发布会,由民德咨询公司、京师善财传承实验室联合主办,北师大中国公益研究院、北师大社会治理与公共传播研究中心提供学术和平台支持。
北师大中国公益研究院院长王振耀作“中国捐赠百杰榜与善经济”主旨发言,北师大中国公益研究院助理院长程芬发布榜单并进行分析,北师大社会治理与公共传播研究中心主任傅昌波予以点评。发布会由北师大中国公益研究院特聘专家曾晶主持,深圳国际公益学院教授黄浩明、华民慈善基金会副秘书长冯凌、羲融善道(深圳)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创始人李承峄,就“如何迎接千亿元捐赠时代的到来”,分别从“弘扬慈善价值,助力共同富裕”、“寻找方向中的大额捐赠”与“善经济时代价值投资”三个方向进行探讨 ,会议最后由北师大中国公益研究院执行院长高华俊做发布会总结。
社会力量参与多层次医疗救助模式研讨会召开
为推动国家医疗保障局委托开展的健全多层次医疗救助体系课题研究,总结推广慈善力量参与多层次医疗救助的有效模式与典型经验,进一步推动社会力量参与救助保障,发挥补充救助作用,北师大中国公益研究院于1月25日在线上举办“社会力量参与多层次医疗救助模式研讨会”。
会议邀请了浙江省缙云县医保局、江苏省慈善总会、辽宁省慈善总会、北京新阳光慈善基金会,分别从政府、省级慈善会和慈善基金会等不同类型救助主体角度,分享他们在东部、东北和西部地区主导开展的多层次医疗救助探索与实践。国家医保局、22个省级医保部门和3个市县级医保部门医疗救助工作相关负责同志,以及来自安徽省和内蒙古自治区民政厅、腾讯和阿里等企业、上海宋庆龄基金会和水滴公益等社会力量共90余名嘉宾参会讨论。
慈善信托与慈善事业发展评估项目阶段性进展汇报会召开
2月21日,北师大中国公益研究院院长王振耀、慈善研究中心主任黄浠鸣、副主任赵延会、助理政策分析师庞子婧赴北京市民政局就“2022年北京市慈善信托与慈善事业发展评估项目”进行阶段性成果汇报和交流,北京市民政局慈善工作处处长陈晓亮等领导参会。会上,黄浠鸣主任向北京市民政局慈善处相关领导汇报了当前项目进展,并就2022年总体工作的定位及排期进行讨论。未来,中国公益研究院将继续发挥智库功能,助推首都慈善平台的建设,服务北京慈善事业发展。
儿童社会工作研究
河南省漯河市乡镇(街道)社工站取得积极成效
自2021年8月启动以来,漯河市共建设1个市级社工总站、8个县区分站、60个乡镇(街道)社工服务站,共计173名社工全部到岗开展工作,形成了漯河市社工站乡镇街道全覆盖的积极局面。截至今年2月底,市、县、乡三级社工体系围绕疫情防控、减灾救灾、社会救助、儿童福利、养老服务等领域开展专业服务和工作,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影响。全市共开展探访8546人次,正在进行的个案服务132个,小组活动292节,社区活动2344场次(含儿童活动),活动参与19926人次,培育志愿者578人,累计62092人次民政服务对象从中受益。
漯河市社工总站站长孙博文与社工站社工开会
养老研究与合作发展
宁波市积极老龄化与老年人价值开发公益示范工程研究实践项目立项
1月,由扬帆久久慈善基金会支持,宁波市积极老龄化与老年人价值开发公益示范工程研究实践项目在研究院立项。宁波市积极老龄化与老年人价值开发公益示范工程将打造积极老龄的活力机制,搭建积极老龄化网络交流平台,推动项目社会资源及实体转化,助推宁波创建积极老龄化、老年人价值开发示范城市。下一步课题组将开展老年人问卷调研及案例研究,重点研究老年人老有所为现状、面临的问题及需求,形成老年人价值开发建议,为促进积极老龄社会建设设计路径、方法,开展项目试验。
单位社区养联体建设基本破局 今年进入巩固拓展阶段
2022年1月21日上午,单位社区养老服务联合体建设总结会以线上方式举行。中国公益研究院院长、单位社区养联体建设项目办公室组长王振耀主持此次会议,副组长高华俊作单位社区养联体进展报告。自2021年4月启动单位社区养联体建设,在北京市民政局养老工作处指导下,中国公益研究院和泰康溢彩公益基金会共同推动,北航单位社区养联体框架初步形成。总结会期间,与会专家分享养联体建设经验,对北航单位社区养联体建设给予充分肯定。
公益传播与社会发展
王振耀院长受邀参加“四川成都云端微论坛”并进行分享助力第三次分配推动社区慈善高质量发展
近日,“第三次分配推动社区慈善高质量发展暨成都市社区慈善微基金论坛”在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微光社会服务中心举行,本次会议由北师大中国公益研究院提供学术支持。北师大中国公益研究院院长王振耀受邀参加并进行分享。
我院首家技术支持社工学院取得重大进展,2022年进一步推动社工标准化体系在河南全省推广
2021年,北师大中国公益研究院全面技术支持的首家基层社工学院—中原社工学院正式挂牌成立。经过半年多的发展,北师大中国公益研究院院长助理兼儿童社工发展中心执行主任孙博文率领团队联合漯河市民政局组织搭建起了以市级总站-县区分站-街乡服务站为核心的社工站建设三级体系,通过纵向管理,支持社工站体系化、规范化、专业化建设,为助力全省社工体系高质量建设走出了新路径。
理事动态
2021中国公益年会成功举行
2021年12月31日,2021中国公益年会在云端举行。年会以“让公益更有力量”为主题,由《公益时报》社联合河仁慈善基金会、新奥公益慈善基金会、广东省国强公益基金会等单位共同主办。本届年会采用云直播的方式,邀请了来自社会组织、学术机构、企业和媒体的公益践行者、观察者,共同探讨公益事业的发展之路,并发布了“2021中国公益领域年度十大关注”。
中国光彩事业基金会理事、宁夏燕宝慈善基金会副理事长边海燕:扛起共同富裕时代责任
截至2021年底,北师大中国公益研究院理事宁夏燕宝慈善基金会已累计捐资25.83亿元、资助25.67万名青年学子,为20多万个家庭减轻了经济负担。在这些受资助学子中,已有近15万名学生毕业走上工作岗位,成为家庭的支柱、行业的尖兵、国家的栋梁。
内蒙古老牛慈善基金会生态保护修复实践工作取得重大成果
2021年,内蒙古老牛慈善基金会在内蒙古巴林左旗推广旱作农业8万亩,在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推广草地智慧管理面积15万亩。在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第一阶段会议期间。内蒙古老牛慈善基金会支持的老牛生态修复与保护项目、内蒙古盛乐国际生态示范区林业碳汇项目、海口五源河下游蜂虎保护小区项目入选“生物多样性100+全球典型案例”。
2021年是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的高光之年。这一年,党中央、国务院针对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加快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修复,促进发展模式转型。这一年,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6次缔约方大会相继举行,将世界的目光聚焦在生态领域。这一年,自然保护公益伙伴们秉持守护自然的初心,借助人工智能,建平台、连八方,只为鸟儿飞、鱼儿游、虎豹奔腾。
世界联合基金会组队赴北京圆明园管理处交流合作
2月11日,由海南世界联合公益基金会创始理事长徐守振率队赴北京圆明园管理处进行交流访问,共同探讨用公益的方式 ,组织社会力量参与国家遗址公园保护和海外文物回归。
版权所有,如需转载请标明出处
统筹:高华俊
责编:李静 张栋
编辑:张琳婕
文章来源:中国公益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