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分析︱“十四五”各省养老床位发展任务和投资建设空间
2022-03-21 2244

近日,国务院印发的《“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提出,到2025年,我国养老服务床位总量达到900万张以上,明确了“十四五”养老硬指标。规划显示,“十三五”期间,全国各类养老服务机构(包括养老机构、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32.9万个,床位数821万张。也就是说,“十四五”期间大概有80万张床位的增量发展要求。特别注意,此处提到的“养老服务床位≠养老机构床位”,这个床位增量里包含养老机构,也包含各类社区为老服务设施的床位。那么,看看各个地方如何规定养老硬指标,哪些地方养老床位建设任务最重?指标背后有哪些政策导向?智睿养老产业研究院联合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养老研究中心为您提供分析参考。

 

已有14个省份发布老龄事业发展或养老服务体系规划

截至2022年3月10日,北京、内蒙古、黑龙江、上海、江苏、安徽、江西、山东、河南、广东、重庆、陕西、青海、宁夏14个省份发布了老龄事业发展或养老服务体系规划。其中,北京、上海和山东出台了“双规划”,北京已经发布《北京市“十四五”时期老龄事业发展规划》和《北京市养老服务专项规划(2021年-2035年)》,上海已经发布《上海市老龄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和《上海市养老服务发展“十四五”规划》,山东发布了《山东省“十四五”老龄事业发展规划》和《山东省“十四五”养老服务体系规划》。

 

图片

图1 地方老龄事业或养老服务体系“十四五”规划出台情况

 

北京等6个省份明确养老床位建设总量目标,河南建设任务最重

从已经发布老龄事业发展或养老服务体系规划的14个省份来看,其中,明确2025年养老服务床位数量目标的有6个省份,分别是北京(15.3万张)、黑龙江(25万张)、上海(17.8万张)、江西(30万张)、河南(68万张)、重庆(25万张)。对比“十三五”养老服务床位发展基础,不难看出各地养老床位的增量发展空间,其中尤以河南最为突出,根据《河南省“十四五”养老服务体系和康养产业发展规划》,2020年全省养老服务床位总量基础值是39.97万张,2025年目标值是68万张,这意味着“十四五”期间,河南省需要新增28.03万张养老服务床位,建设任务相当繁重。

 

表1 地方“十四五”时期养老床位总量发展目标

图片

注:《北京市“十四五”时期老龄事业发展规划》显示,十三五时期,建成运营养老机构544家,养老床位10.7万张。《北京市养老服务专项规划(2021年-2035年)》提出,到2025年,全市千人养老床位数达到7张,养老床位总数15.3万张。由于两者所指床位概念不同,不能简单相减,仅作参考。

 

护理型养老床位建设成为硬性发展指标,江苏目标值最高

失能老年人的照护是养老服务刚需,我国在经过“十二五”时期的养老机构快速增量发展之后,“十三五”时期,国家开始将“护理型床位”纳入规划主要指标。“十四五”时期,提高养老机构服务能力,尤其是长期照护服务能力仍然是重点。从已经发布老龄事业发展或养老服务体系规划的地方来看,“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占比”成为各个规划中必然出现的指标。但在2025年的目标值上略有差异,其中江苏省的指标定的最高,达到70%,陕西省的指标定的最低,达到50%。多数省份与国家定的平均指标55%持平,或略高于平均水平,定在60%上。

 

表2 地方“十四五”时期护理型床位发展目标

图片

 

养老床位建设并非直线上升发展

从统计数据来看,养老床位并非简单的直线上升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21年末,全国养老服务床位813.5万张。可以看到,“十四五”开局之年,养老床位并没实现正向增长,反而在调结构调功能的过程中,床位数量较2020年末的821万张略有减少。可见,养老床位变化并不一定是直线上升的,尤其是我国养老机构发展进入质量提升阶段以后,结构性调整和功能提升成为重点。而今年,《养老机构服务安全基本规范》强制性国家标准开始实施,养老服务综合监管加强,此后,一些违反强标、存在重大风险隐患的养老机构必然会被要求整改或依法受到处罚。

 

总的来看,“十四五”期间,养老机构的增量建设已经不是重点,养老机构要做好提升质量、增强护理服务功能的准备,对于那些服务质量停滞不前或出现服务能力倒退的机构,未来可能面临淘汰的风险。而对于准备进入或扩大机构养老服务领域的投资人来讲,可以从各地的建设任务要求中寻求发展机会。

 

版权归智睿养老产业研究院和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养老研究中心所有。

转载请注明来源。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