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杰榜 | 程芬:《中国捐赠百杰榜(2021)》榜单发布与分析
2022-02-21 2116

导语

2022年1月20日上午,由民德咨询公司、京师善财传承实验室联合主办,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北京师范大学社会治理与公共传播研究中心提供学术和平台支持的中国捐赠百杰榜(2021)线上发布。由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助理院长程芬发布榜单并进行分析。

 

图片


以下为程芬在发布现场发言整理稿

 

感谢主持人,刚才主持人已经介绍了《中国捐赠百杰榜》(以下简称《百杰榜》)的基本情况,我很高兴代表中国捐赠百杰榜的项目团队来跟大家分享这份新鲜出炉的《百杰榜》。我主要跟大家分享一些干货,首先先说一下我们的方法,榜单上具体的信息,以及我们初步的分析发现。

 

图片

首先《中国捐赠百杰榜》如曾晶老师刚才所说每年发布一次,而且是国内发布时间最早的年度捐赠榜单。因此我们在数据的采集和捐赠方法上会面临更多的挑战。

 

我们对象是大额捐赠人,但是主要是中国大陆的居民,或者是在中国大陆创业、或者说创富的海外侨胞,今年还特别新增了非公募基金会的创始捐赠人和实际控制人,后面我们在特征分析里面会提到这一点,因为现在随着形势的发展,私人出资创办的慈善组织——尤其以基金会为主体的慈善组织——越来越普遍了,他们在大额捐赠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如果没有它,我们很难发现大额捐赠增值后的价值。

 

第二,哪些才算《百杰榜》定义的捐赠?这决定那些会进入我们统计范围。首先是捐款,其次是有价证券。物资捐赠不予考虑。有些人会询问,我们捐赠了那么多,为什么不上榜?因为物资、房地产这样的实物我们不做考虑,这是榜单的基本方法。

 

第三,我们的榜单会考虑民营企业的捐赠情况,并且把它算到实际控制人的名下,意思就是说,用实际控制人代表企业或这个组织来上榜。这也意味着,我们不会去关注和记录国有企业和跨国公司的捐赠情况。

 

第四,年度捐赠指的是自然年的概念,即统计年份从1月1号到12月31号。榜单的信息来源主要是公开可查的捐赠金额。因为是独立的第三方监测,我们不同时会去考虑捐赠人自身的上榜意愿。只要是公开的捐赠信息,我们默认是可以收录上榜的。

 

最后一点,《百杰榜》统计的捐赠包含承诺捐赠的金额,因为在活动现场举牌、发布捐赠公告或签订中长期的捐赠协议,这些承诺捐赠也是具有法律效力的。

 

这是《百杰榜》编制的基本的方法。

 

图片

那么,在2021年共同富裕和三次分配制度安排下,本届百杰榜有哪些人呢?

 

首先,百杰榜名义上一共是100个人,但往往会有很多捐赠相同的金额,最后一位上榜人也会有这种情况。今年共计104人上榜,其中第100名的捐赠额度是三千万元,共有5人。

 

大家已经看到了,在我们这个榜单上面,前十二位捐赠人都是大家非常熟悉的名字。他们依次分别是美团的王兴;福耀玻璃的曹德旺,大家肯定非常了解他的慈善事迹了;安踏的丁世忠,他前不久刚宣布家族要捐赠一百亿元的现金及股票,成立家族基金会;小米集团的雷军,他去年刚刚在香港完成了股权的转让,将其名下的股权转让到个人和企业成立的基金会的名下。他转让的时候股票市值是一百多亿,年底的时候因为股市形势变化,现在掉到100亿以下。第五名是宝丰集团的党彦宝,也是我们榜单上的常客,他通过宁夏燕宝慈善基金会承诺未来捐赠60亿元,主要开展教育助学及捐赠清华大学碳中和讲席教授与气候研究环境项目等。第六名是马云,他代表包括阿里巴巴、蚂蚁集团、马云基金会在防汛抗疫、教育、健康、女性、环保等领域捐赠。第七位是腾讯集团的马化腾,腾讯集团在2021年的时候转给基金会到账捐赠资金已经有15亿,腾讯基金会捐赠支出超过15亿,这是一个含金量非常高、实打实的捐赠数据。第八位是宁德时代的曾毓群,他向上海交大捐赠了名下两百万股的股权。第九位是碧桂园的杨国强,上榜金额是12亿多,其中在广东扶贫济困日认捐3.5亿元。第十位是泰康集团的陈东升,上榜金额是11亿元,包括他向武汉大学捐赠的10亿元。并列第十一名分别是中公教育的李永新和鹏瑞集团的徐航,分别捐10亿元。

 

图片

接下来我们看到的是第13名—25名之间的捐赠,他也是榜单上的常客,包括小米另一创始人林斌捐赠的股票,拼多多的黄峥向浙江大学捐赠了一亿美元设繁星基金。字节跳动的张一鸣个人捐赠5亿元。第16位朱孟依家族也是我们榜单上的常客,其主要捐赠都是发生在南方,主要捐赠活动是在广东扶贫济困日上。另外北京的大北农集团董事长邵根伙,最近一两年也频繁做出大额捐赠规划。连同大北农集团,两者捐赠都是非常有系统性安排的,覆盖面也比较广,主要聚焦在农业科研上,投入的时间会比较久,少则一年两年,多则十年。接下来是威凤国际的郭功涛,他是向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捐赠,用于支持技术院校的技术大赛和信息化建设,这也是一个实际到账的金额。接下来具体信息我不一一介绍了,我们榜单后续会通过网络和媒体公开。

 

图片

图片

这都是后面的捐赠,总体上来说一亿元以上的捐赠人数有62位,最低上榜金额三千万。

 

2021年榜单跟以往的十年相比有什么明显不同或者特征呢?我们根据已有数据和信息分析整理了提炼了十大特征。

 

图片

第一点,榜上生面孔过半,杨国强、许家印、王健林年年上榜。2021年有54人第一次出现在中国捐赠百杰榜上,其余50个人是往届上过榜的,甚至有很多是经常出现的。大多数人出现两、三次。大额捐赠的资源有限,相对来说同一主体的大额捐赠事件没有那么频繁,很多人一次性宣布大额捐赠以后,后面主要是执行和落实承诺捐赠,过了几年又有了一定资金以后再去推进新的捐赠计划。

 

大家可以看到,我们《百杰榜》发布十一年来,每一年都上榜的有三位,杨国强、许家印和王健林,这三位都是来自房地产行业,过去十几年拥有很多财富,也做了很多捐赠安排。上榜九次的三位都是来自于南方,分别是朱孟依家族、星河湾的黄文仔,还有玖龙纸业的张茵。

 

分行业看,金融业、制造业上榜次数会多一点。有意思的是互联网行业,要么不上榜,要上榜都是前几名,像马云、马化腾、张一鸣等,还有其他的几位。总体上来说,大家可以知道上这个榜并不是很容易的事情,但也确实有一些常驻将军。

 

图片

第二个特征,榜单总额697亿元,创历史新高。大家可以看到这个趋势图,今年非常令人惊讶,当然也在意料之中,我们的榜单总额又创历史新高,总额达到了697亿元,这意味着什么?回顾过去十年发布的榜单,榜单总额平均值是218.89亿元,而今年统计到的数据是697亿元,是历史平均值3倍多,也是2016年历史最高点的1.8倍,这是第二个特点,捐赠金额创新高。

 

图片

第三个特点,单个上榜人的捐赠体量大。往年的话,百亿元捐赠在百杰榜上较为罕见,过去十年一共有四次(含股权捐赠或者是承诺捐赠)。十亿元捐赠相对来说稍微多一点,每年也就是一两位到三四位,至多不超过六位。亿元级别的捐赠要更多一些。2021年这些数据恨不得翻倍增长。首先百亿元捐赠是三个人。百亿元以下、十亿元以上的捐赠有9笔,十亿元以下和亿元以上的捐赠有50笔。总体来说,超过一亿元的捐赠在2021年的榜单上有62笔,占据了榜单的大半壁江山。可见,上榜越来越难了。

 

图片

第四个特征,最低上榜额创11年新高——3000万元!正如刚才所说上榜门槛越来越难水涨船高,图上是上榜最低额度的曲线图,往年一千多万最高到两千万可以上《百杰榜》,而2021年捐赠总额至少要三千万才能上榜。实际上我们在这个榜单之后还有更多统计上来的捐赠数据,有两百多笔千万元的捐赠,当然,他们主要都是一千万以上和三千万以下的捐赠,这其实也是非常了不得的捐赠资源,也是非常值得我们关注的。

 

图片

第五个特点,股票捐赠越来越频繁和常见了。在我们今年的榜单上,主要贡献来自于股票捐赠,经统计,八笔股票捐赠价值总额是327亿元多,几乎占到了这个榜单捐赠总金额的一半——47%。因为股票价格其实是浮动的,随着波动它是很轻易超越一半的,所以未来股票捐赠可能会成为大额捐赠主要的形式和载体。

 

图片

第六个特征,为期3-10年的承诺捐赠较多。承诺捐赠是否诺而不捐很受关注。像广东扶贫济困日的举牌认捐,后续还有审计报告公布,说明承诺捐赠是否到位。《慈善法》出台以后,也有条款规定,万一捐赠人因为企业经营问题或生活困难有捐赠压力的话也需要向社会公布不能兑现承诺的原因。当然,据统计,大多数承诺捐赠还是能够到位的。在这种情况下,很多的大额捐赠人会做一个长期的捐赠规划和安排。这种规划一方面是出于税务和资金管理的考量,另外一方面更多的也是从执行角度上。因为所有的慈善事业需要投入专业的资源、长期的人力、时间精力,还有智力去实现其预期目标。所以捐赠资金也会匹配事情的推进逐步到位。我们认为,这是一个值得肯定的发展趋势,它意味着我们的大额捐赠人走出了过去比较粗放和随意的捐赠发展阶段,会用比较理性的、长远的规划来做慈善安排,这是慈善捐赠走向专业化的标志。

 

图片

第七个特征,企业基金会或者个人、家族基金会,成为百杰榜上非常重要的捐赠通道。我们在做数据分析和数据核实的时候,发现大部分的捐赠数据都跟企业基金会或者个人基金会同时出现的,企业基本上都会通过企业基金会对外捐赠,或者部分项目直接通过企业基金会执行。所以这也就是我们中国捐赠百杰榜为什么在第十一个年头要考虑将这种大额资助的基金会作为捐赠的主体之一。基金会资助也构成了慈善事业非常重要的资金来源,而且未来这个比例会越来越大。我们觉得这部分价值需要体现出来。当然这样处置也是很有挑战的,我们面临着重复统计的问题,几乎需要对每一笔捐赠数据都要核实是不是计算过了,如果是的话就需要剔除。这给我们编制榜单的工作带来一些挑战,但是我们觉得做这些剔除工作非常有价值,这将会让我们知道真正的资源有多少。

 

图片

第八个特征就是应急捐赠成为慈善捐赠的重要组成部分。2021年,自然灾害、洪涝灾害、还有疫情等突发事件比较多,这类事件更能激发捐赠潜力。但是这类事件出现得太频繁的时候,捐赠潜力或者资源会被过度消耗,后续就出现消减态势。大家可以看到,7月份河南发生汛情的时候接受到了非常多的大额捐赠,三个月之后山西发生汛情,得到捐赠资源就少很多了。具体到数据上,这个差距还是挺明显的。从单个捐赠人案例来说,很多知名企业或者大型基金会向河南捐完以后,向山西捐赠绝大部分会低于河南。灾害频繁对捐赠资源的过度消耗,是2021年比较明显的特征。

 

图片

第九个特征,捐赠主力军来自房地产、制造、信息技术三大行业。每一年在做数据分析时,我们就会问这些捐赠人来自于哪里?他们财富来自于哪里?从榜单分析上可以看到,2021年捐赠百杰榜主力军来自于三大行业,房地产行业、制造业、信息技术业。去年,制造业上榜人数超过了房地产行业,2021年在共同富裕和三次分配的引导下,房地产企业在捐赠上的表现又反常的积极起来,这其实是一个既有内在驱动力也有外在压力相结合的情况。后续,这些房地产企业的捐赠或者认捐是不是能到位,也要看企业经营情况。

 

图片

第十个特征,这些捐赠去了哪里?从数据分析来看,大额捐赠最喜欢的是教育领域,尤其是高等教育,很多高校科研和创新,还有技术转化是非常能吸引大额捐赠的。我们统计的数据显示,将近36%的大额捐赠进入教育领域,其次在医疗或大健康领域。救灾领域、乡村振兴也比较多。

 

以上就是我们的2021年《百杰榜》的十大特征。

 

最后,我还想说:任何榜单都是有局限性的,因为它用简化的数据不可能呈现出复杂的现实。我们制作《中国捐赠百杰榜》的初心是为了推动财富向善。现在,财富向善已经成为一个潮流了,所以当我们把注意力和目光投向榜单的时候,也别忘了榜单之外有价值的信息,这些信息包括:还有更多的大额捐赠,虽然没有上榜,但是非常有价值,含金量也很高;另外还有很多有价值的物资捐赠,尤其是在救灾应急事件里,物资往往比捐款更有价值;另外还有一些物资或者创新产品的捐赠,类似于华为捐赠的鸿蒙系统或者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系统,也是非常有价值的。另外,在这些数据背后,还有非常多样化的慈善创新的行为,这是非常丰富和生动的图景。所以,在数据之外,未来还可以关注,具体的慈善行为创新带来了哪些真切的变化。

 

以上是我的分享,接下来的时间留给点评的老师,谢谢大家。

 

嘉宾

■ 程芬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

助理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