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机构介绍
首页
院长专栏

导语

1215日,第四届澎湃责任践行者年会暨年度责任践行榜评选在上海澎湃新闻北外滩世界会客厅演播室成功召开。本届年会以新发展阶段,新责任生态为主题,探讨慈善事业和企业责任新风口下形成的新责任生态。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院长王振耀受邀参加并发表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主旨演讲,以下为演讲全文。


大家好,我是王振耀,很高兴参加澎湃新闻主办的第四届责任年会,由于疫情等原因,今天只能和大家在线上交流,我给大家分享的题目是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关于这个题目我想有两个前提,我们需要特别注意。

第一,我们是在人均GDP1万美元的历史基础上来讨论乡村振兴。现在我们已经进入到了高质量发展阶段,这是与其他阶段的乡村振兴所完全不一样的。

第二,我们是在中华文明振兴和跃升的这样一个前提下,来讨论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就是说中华文明经过了5000年的传承,尤其是经过了40年的改革开放,特别是到最近两年疫情的考验,其实我们展现出了它独有的特色,独有的优势。

现在我们就是在这样两个前提下来讨论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


提升乡村应用技术水平

因为有这两个前提,我觉得我们的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必须要注意三个出发点。这三个出发点,第一就是我们一定是要运用高度发达的生产力来推进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这就和原来不一样。原来的乡村振兴大家只认为是救济乡村,实际上城市过剩的一些生产力或者说低端的生产力,然后来送到乡村,现在就不一样了。在高质量发展阶段,我觉得应该是运用5G,应用无人飞机,应用各种各样的先进的装备和技术来进入乡村。

我认为在这方面已经破了题,但是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整个乡村的应用技术水平其实还不够高,你要和德国、法国,也包括日本很多国家先进发达的农业技术来比较,我们这些小型的装备还不普及,还运用得很不广泛。

另一方面,其实我们需要改善农村的生活条件和生产条件。现在中央其实已经破了题,包括厕所革命、垃圾分类,也包括各种各样的基础设施建设。我想特别是脱贫攻坚的整个巨大成功,就是已经让乡村改变了最基本的风貌。但是也要注意像厕所革命、垃圾分类,这样一些改变我们日常生活方式,包括生产方式的很多习惯技术,现在还缺乏理念,缺乏一些技术支撑体系,我觉得这一些方面是需要依据高质量发展阶段来推动来促进,来使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具有新的技术格局,发达的生产力水平的格局,这是我想说的第一个出发点。


注意发现乡村自身价值

第二个出发点,我们特别应该注意的是一定要尊重农民的意愿,还要特别注意发现我们乡村自身的价值。为什么这么说?因为中华文明是一个农耕文明,我们这个农耕文明跟其他国家的农耕文明不一样,尤其是与欧美国家的农业经济也不一样,因为它持续了5000年,它有几个非常独特的特点。第一个特点,我们的村庄客观上是一个共同体,这个村庄它有悠久的历史,这个村庄它有非常特别的机制体制,实际上是一个很好的自治共同体。

第二个特点,比如说我们围绕着这样一个农村村庄的共同体,它有集体经济的传统,这个集体经济正像我们很多专家所阐述的,和一般的城市的集体经济和其他形式的集体经济不一样,而这个集体经济它的股份,你不能像其他股份那样处理处置,它是不好分的,所以说这个集体经济我看来它是全世界所特有的这样一种集体经济。

其实,第三个特点,大家看整个中国农村,它一直成为我们民族传统的比如说耕读传家,知识分子并不在田地里边劳作,大家不会当做一个负担,是不是?整个家族的传统是耕读传家,这样一来一边学习一边劳动,就不像其他民族,他们因为经过了奴隶社会,他们把劳动看作一种是负担。我们在这里采莲有歌舞,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甚至像陶渊明这样的一些伟大的诗人,他们到田地里去劳作,也觉得悠然自得,是一种喜悦,这是我们民族非常大的一个传统。

另外,大家也知道因传统而产生的家国情怀,我们的家和国是联系着的,像这样一种传统,我觉得在乡村振兴的时候特别需要发现,需要尊重,需要挖掘,需要发扬,这是第二个出发点。


让城市与农村进行多样化对接

第三个出发点,我认为新的历史时期乡村振兴特别需要注意,在城乡之间形成良性互动的机制。我觉得不仅仅是宏观政策方面,因为宏观政策方面的良性互动机制,我想中央已经跟我们做了一个很好的体制性安排,特别是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于乡村建设的关心关怀,以及尤其是下大决心推进脱贫攻坚这样一个历史性的工程,并且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那么在具体环节上,现在的乡村振兴,我认为特别需要注意要推动乡贤回乡,要做社会体制性的这样一些改善,但同时我也认为是需要让城市社区和农村社区进行多样化的对接。现在已经有一些地方开始这样做了,大的比如说城市之间,省区之间、发达地区和落后地区之间这些都有对接,但是细腻的地方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还有我认为乡村振兴应该注意借鉴国际的经验和我们中国一些地方的经验,要注意推进艺术振兴乡村,特别是把大地艺术引入乡村,就是把城市里边最高端的这样一些艺术,最现代的艺术,把它引进到乡村和乡村结合起来,这样建设我们的美丽乡村,建设我们的美丽的中国。我想这样才会新形成一种新时期的城乡良性互动的机制。

我认为这三个出发点最大的挑战其实是要发现并且升华中华文明,我认为对这一点上我们要下力气。因为长期以来,我们有一种理念认为农村自然就是落后的,应该推进城市化,应该把过去的小农都给它消灭了,要用大生产来进入乡村,将来农村没有了,农民的出路无疑就是进城。

我认为要消除这样一些既定的理念,其实它的前提是要知道我们中华文明为什么能传承5000年,要真正知道我们农村的价值,它传承5000年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们过去中华文明根在乡村,根在家庭,就是正是在乡村之中蕴藏着我们的文明之源。

大家都知道我们不仅是耕读传家,也不仅仅是家国情怀,而是各种各样的生产生活方式,包括二十四节气,包括各种各样的这种农耕习惯,精耕细作的传统,其实一直到现在,我认为不管未来的文明如何发展,它这种天人合一的生活方式,也包括生产方式,其实都有巨大的价值,不管将来技术有多么发达,其实这样一些理念到现在看还是经得住考验,还是具有巨大的价值。


我希望,我们在现代的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中要特别注意,真正发现我们乡村的价值,真正把它挖掘出来,然后形成一种城乡积极互动的机制,从而全面促进城乡的整个高度融合,促成我们中华文明的再次跃升。谢谢大家。


王振耀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院长,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公共管理硕士,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法学博士,第142019“爱心奖获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