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引领 | 近年来,我国儿童医疗健康事业取得多重突破
2021-07-06 儿童福利发展中心 1819

新修订的《未保法》,增加了对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及心理治疗的相关规定,明确各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卫生健康部门的各自责任,有助于加强未成年人心理问题和心理危机的预防、干预和治疗。近年来,我国儿童卫生事业重心从治病转向预防,高度重视儿童医疗保障和提高儿童医疗卫生服务水平,不断强化儿科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促进儿童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

01

儿童健康医疗政策取得突出进展

 

    “十三五”时期,医疗领域出台多项政策保障儿童健康权益2016年5月,国家卫生计生委等六部门联合制定《关于加强儿童医疗卫生服务改革与发展的意见》,提出到2020年,建立健全儿童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促进儿童卫生服务领域改革创新。2018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办公厅印发《关于印发全国出生缺陷综合防治方案的通知》,加强出生缺陷综合防治工作,全面提升出生人口素质和儿童健康水平。2019年国务院出台《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提出到2022年,基本建立各领域全覆盖的健康促进政策体系;到2030年,基本实现健康公平。2021年6月起,新修订的《未保法》将全面实施,在关注未成年人安全保护和权益保障的同时,聚焦儿童友好型社会环境建设,增加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社会因素,改善公共基础设施和未成人文化传播的方式内容,设立可能影响未成人身心健康内容的提示制度,积极营造有利于促进未成人的身心健康发展的良好环境。

02

国家医疗卫生事业支出持续增长

 

    我国医疗卫生财政支出连续10年保持增速,占GDP比重逐年上升。2012年,原卫生部组织研究发布《“健康中国2020”战略研究报告》,提出“到2020年,主要健康指标基本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其中,到2020 年,中国卫生总费用占GDP比重达到6.5%-7.0% 。自2016年起,医疗卫生支出占GDP的比重突破6%,2019年达到6.64%。分地区来看,2018年,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江西、湖南、广西、海南、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21 个省份卫生总费用占GDP比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其中,西部地区占11席。

03

儿童健康服务更加公平可及

 

    我国将设置五个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医疗资源实现区域优化。2016年7月,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发布《关于印发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及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设置规划的通知》。2020年9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关于设置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的通知》,明确分别在东北、华东、中南、西南和西北区域设置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同年12月,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在西安交通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西安市儿童医院)启动建设,该中心建成后将带动提升西北地区儿科医疗服务综合能力和基层儿童疾病救治能力。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将通过辐射引领作用,优化儿童医疗资源区域布局,有效提高儿童医疗卫生服务能力,进一步推动区域内儿童健康事业发展。

04

儿童健康指标实现多项突破

 

     一、儿童健康水平显著提升。2010年以来,我国覆盖城乡的儿童健康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儿童医疗保健服务能力不断加强,儿童死亡率持续下降。2018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办公厅印发《关于印发全国出生缺陷综合防治方案的通知》,加强出生缺陷综合防治工作,全面提升出生人口素质和儿童健康水平。2020年,婴儿死亡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为5.4‰、7.5‰ ,分别比2015年下降33.3%和30%,明显低于《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目标。


    二、儿童发育状况不断改善。2019年,我国进一步推动儿童早期发展工作,倡导母乳喂养,加强儿童健康风险因素干预,确保我国儿童健康成长。2019年,全国儿童低出生体重发生率为3.24%,较好控制在“4%以下”的《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目标之内。5岁以下儿童低体重率患病率为1.37%,比上年下降0.06%,远优于“7%以下”的《纲要》目标。


   三、儿童健康管理效果显著。近年来,我国逐步建立了覆盖国家、省、市、县四级免疫规划监测管理体系,以及县、乡、村三级预防接种服务网络,实现了适龄儿童免疫规划的信息系统和疫苗电子追溯的协同平台对接。2019年,全国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为91.9%,7岁以下儿童健康管理率为93.6%,分别比上年提高0.7和0.9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