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展阶段社会政策 | 升级“学雷锋”活动,用优质志愿服务助力高质量发展
2021-03-08 1822

雷锋.png

今天是学雷锋纪念日。1963年,毛泽东主席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后,全国广泛开展学习雷锋的活动。

 

58年来,雷锋精神代代相传,与时俱进,逐渐成为中国志愿精神的代名词,甚至漂洋过海,受到世界多国人民的推崇。

 

据传当年毛泽东主席在应《中国青年》杂志请求题词的时候,省略掉了工作人员初拟的学习后面的若干具体内容。他的考虑是:学雷锋不是学一两件先进事迹,也不只是学某一优点,而是要学他的好思想、好作风、好品德;学习他长期一贯地做好事而不做坏事;学习他从人民利益出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因此,雷锋作为精神文明的一个象征,具有无限包容性和进化性。从助人为乐、舍已为人到爱国爱党、为人民服务,再到青少年成长和全面发展,雷锋精神的内涵一直在随着社会发展不断丰富。党的十八大提出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推动学雷锋活动,不仅事关提高公民道德素质,也与中国梦、社会治理和民族复兴日益相关。

 

志愿服务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2019年初习近平总书记在天津考察时指出,志愿者事业要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同行。

 

人人可学的雷锋精神、人人可参与的志愿者事业,如何达到百年奋斗目标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至高点?

 

我们认为,新时期的志愿服务要从观大势、谋全局、干实事三个层面,有效解决社会问题,助力高质量发展。

 

一是要顺应第二个百年的态势

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后,我们正式进入第二个百年,开启高质量发展阶段。什么是 “高质量发展?根据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就是能够很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是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各领域都要体现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新时代的雷锋也必然要融入时代洪流,通过工作岗位和志愿服务,围绕守正+创新,促进经济转型、社会建设,选择绿色的生活生产方式,提升自己和身边人的道德素质和文明程度。而制度设计者和管理者、资源配置者也要转变思路,在重视数量的同时强调质量的提升,用社会价值来引领经济发展。

二是要用战略性布局让志愿者服务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建设助力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国家发展大计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通篇强调高质量发展的同时,亦以前所未有的篇幅提出,健全志愿服务体系,广泛开展志愿服务关爱行动,强调要畅通和规范志愿者参与社会治理的途径。志愿服务人人可参与,各行各业都需要,同时志愿者也是社会治理的重要主体,新时期的雷锋除了舍己为人式的奉献,还承载着坚守岗位、发掘潜能、精进创新、传达善意、传承文化、提升文明等功能,而这些都是和谐社会的基础。因此,在志愿服务遵循自愿、无偿、平等、诚信、合法原则的同时,各级政府也要落实《志愿服务条例》,将志愿服务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合理安排志愿服务所需资金,促进广覆盖、多层次、宽领域开展志愿服务。

三是要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讲究志愿服务的实效

当年,毛泽东主席说过,学雷锋要实事求是,扎扎实实,讲究实效,不要搞形式主义。无论学雷锋的精神内涵如何发展变迁,讲究实效的要求永不过时。2013年青年节,习近平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强调以实际行动促进社会进步。随着我国人口教育水平、身体素质的提升和年轻力壮退休人口的增长,我国志愿者作为人力资源的整体素质也在提升,各类专业志愿服务方兴未艾。在2020年抗疫中,救援、医护、社区、青年等各类注册志愿者和大量非注册义工不辞劳苦,为疫情防控做出了重要贡献。未来,专业化、常态化、实效化是志愿服务发展的必然趋势和要求。我们在推进志愿者动员和时间记录、强调参与率服务小时数等量化指标的同时,志愿服务机构也要转型升级,敢于回应应急救援、医疗教育矛盾、养老护理难题、技术鸿沟加剧、垃圾分类难推行等热点问题,勇于创新,切实提升志愿服务的质量提升。

 

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 

 

60多年前的雷锋之问,至今仍在感召我们。回顾 学雷锋以来的几十年,志愿者奉献、友爱、互助、进步,令我们庆幸自己生逢其时,能够拥抱第一个百年的发展成果。站在2021年遥望未来,我们也应不负使命,传承和发扬雷锋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再用一百年创造中华民族新辉煌。

 

主笔:程芬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 政策规划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