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机构介绍
首页
院长专栏

      “这次疫情爆发后,主要是卫健委系统在负责,如何建立起和应急管理部的有机对接,我觉得确实需要进一步摸索。”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院长王振耀接受慈善家杂志采访时表示。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爆发以来,为支援湖北疫区开展救治和防控工作,社会各界、慈善组织、企业、志愿者、爱心人士慷慨解囊,踊跃捐赠财物,捐助力度空前。但与之相对的是,疫区一线医务工作者依然面临医疗物资短缺的难题。为此中国慈善家杂志,针对“如何建立科学高效的物资募集和分配机制”专访了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院长王振耀,采访文章重点截取如下。

640.webp (3).jpg

2月1日,在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城头镇一家恒温库,满载土豆的货车整装待发,司机在固定车身上“武汉加油”的条幅。 中新社发  李宗宪 摄

这次疫情爆发后,主要是卫健委系统在负责,它如何建立起和应急管理部的有机对接,我觉得确实需要进一步摸索。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爆发以来,为支援湖北疫区开展救治和防控工作,社会各界、慈善组织、企业、志愿者、爱心人士慷慨解囊,踊跃捐赠财物,捐助力度空前。


据湖北省人民政府网站消息,截至2月1日12时,全省累计接收社会捐赠资金691,027.05万元。其中,省级372,048.67万元,武汉市297,938.14万元。湖北省累计接收社会捐赠物资1,002.59万件。


尽管如此,在这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面前,医疗物资短缺仍然是疫区一线医务工作者面临的难题。由此引申出的一个关键问题是,如何建立科学高效的物资募集和分配机制。2月3日,《中国慈善家》就此专访了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院长王振耀。


《中国慈善家》:这次疫情发生后,疫区出现医疗物资紧缺、供应效率不高的问题,社会援助不能及时到达有需求的医院。您觉得问题出在哪里?


王振耀:这次疫情跟SARS不一样,大量医护人员进入疫区后,医院的医用物资供应出现了混乱,有一点不规范。在国家的物资保障体系建立之后,下一步,社会援助应尽快建立以医院和社区为重点的物资供应体系。


这个时候,整个疫区的物资保障机制,一定要分出来几条线来。一条线是政府应该承担的责任,需要调拨多少物资上去。第二条线是慈善募捐,如何跟政府配合,主要是保重点。第三条线是市场这条线,医院的物资采购,你也要鼓励它,不要中断这条线。这三条线的保障机制,应该让它都运转起来,各个领域各司其职、相互补充,这样专业人员上去了,后勤保障就能非常坚实。


从整体上来说,中国一个这么大的国家,有巨大的捐赠力量,各个省和地方支援的力量也很强,我觉得要尽量缩短支援的环节。扶贫也都是一个省对一个县,或者是一个企业对一个村,这叫精准扶贫。我觉得针对当前疫情蔓延的形势,也要提倡进行精准救助,要短线而不要长线。


《中国慈善家》:当前,发挥社会力量在疫情救助中的有效作用,在体制机制方面还需要做出哪些改进?


王振耀:首先是要说的,这次发生的是疫情。尽管是大疫,也就是大灾,但毕竟它是疫情,有专业化的门槛。社会力量在施救的时候,还没有成熟的经验。疫区是要管制的,如何专业化地进入疫区,防止更大的传染,大家现在还缺乏这样的经验。所以,出现了一定的矛盾,也是很正常的。


另一个方面,当一个疫情牵扯到面广,首先是上千万人口的武汉,接着是几千万人口的湖北,这样就是一个大的灾和疫结合了,这时候我们既要尊重疫情的特殊要求,又要结合灾情的一些经验,来展开救助和物资调度。


从经验看,如果我们把医院包括发生疫情的重点社区,比作救灾前线的话,后方的物资调度要尽快地适应前线的需要。从目前看调度的环节太长了,太单一了。救灾都是复合性的调度,汶川也好,玉树也好,多少社会力量上去了,减轻了很多政府救助的压力。


现在的问题就是社会力量如何有效地进入。目前看,时间一长,牵扯面多,物资的需求量也大,就需要简化体系。所以,疫情发生后过了一个星期,我认为就需要重新定位救援体系,重新简化程序。这个阶段能不能确立起以医院和重点社区需求为重心的物资保障体系,这是关键。


《中国慈善家》:2018年,我们国家机构改革时成立了应急管理部,在发生像这次疫情这样重大的公共卫生事件中,应急管理部门的角色和作用是什么?


王振耀:我们国家应急管理体系原来分几个大的系统,包括救灾、消防、安全生产等几个方面,现在应急管理部成立后,从机制上它处于一个转型和调整的过程中。这次疫情公共卫生事件中,主要是卫建委系统在负责,它如何建立起和应急部的有机对接,我觉得确实需要进一步摸索。


应急管理从过去民政的角度,就是群众生活物资保障,其实各个方面都是需要民政方面来给予保障的。现在应急部建立之后,如何在新的体制机制下实现职能上的对接,有些环节还需要进一步的健全。


从目前来看,我们急需根据疫情发展的实际,调整应急管理的机制,这些都是在符合法律的范围内进行。比如,现在在武汉,患病进医院不方便,应该就征用一定的宾馆,或者一定的餐厅,建立一套补充性的、辅助性的疫情防治辅助体系。从现在的疫情发展看,人数过百是一个量级,过千又是一个量级,要根据不同的量级,实施不同的对策。


《中国慈善家》:着眼未来,您认为社会组织参与应急救援发挥有效作用,在自身建设方面还需要做出哪些努力?


王振耀:在应急状态下,我觉得要更加注意发挥好社会力量,突出的它的灵活性、机动性,当然也要注意它和政府的配合。但一定要注意,政府的统一指挥,更多的是为社会力量提供信息的沟通、需求的引导,而不是替代性的,把它的职责都收归指挥部。社会组织回归它的社会属性,尊重它的自主性、社会性、公益性,政府要善于提供指导。这是未来需要注意的第一个方面。


第二个方面,我觉得社会组织要更专业化。今后公益慈善力量的发展按照专业要求,尤其是医务社工需要进一步发展,一旦疫情发生能够赶快进去,现在看来力量很弱很不够。各类社会组织、慈善组织都要突出自己的特色和专长、特殊功能,而不仅仅是一般性的志愿者和慈善组织。


第三个方面,慈善组织之间要加强联合协作,做好专业化的分工。一个地区也好,不同的领域也好,大家要经常进行多方面的合作,才能形成合力。当然,慈善组织的专业化,包括其管理能力的提升,属于慈善现代化的一个话题。这是我们国家慈善事业发展的大课题。


文章来源:慈善家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