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引领 | 孙博文:儿童主任成“工”之路,我们想做点什么
2019-11-12 4671

640.webp (7).jpg

线上午餐会 13期 | 孙博文


    儿童主任是困境儿童的一线守护者,胜任这个重要的职位不仅需要爱心,也需要掌握系统的知识和能力。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有一个团队,多年支持守护者们,致力于助力儿童主任成为专业儿童社工或工作者。本期午餐会我们邀请到研究院儿童社会工作发展中心副主任 孙博文,来与我们分享“儿童主任”的成”工“之路。


    孙博文,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儿童社会工作发展中心副主任,整体统筹中心多省儿童主任支持体系项目。朝阳区社工联合会第一届常务理事,7年社会工作实务经验。先后参与策划执行管理百余个社工服务政府购买项目,服务领域覆盖儿童青少年、老年人、残障人士、社区矫正人员、社区建设与发展、社区自组织培育、社工增能培训、社区营造、志愿者管理等;服务客户包含民政、工青妇、社工委、公检法等系统,部分项目获得市区各类优秀奖评。

640.webp (6).jpg

以下为孙博文发言实录

    各位公益网校乐天行动派社群的伙伴们,大家中午好,我是孙博文。很荣幸公益网校的乐天行动派午餐分享会能够邀请我来做这次分享,我也是咱们乐天行动派午餐会的忠实粉丝,属于资深潜水党。没想到有一天能够和大家分享我的公益经历,希望通过今天和大家分享我的公益故事,能够带给大家一段不一样的体验。

    一次跳槽刷新的世界观

    我之前7年一直在北京的一家社工事务所,从一线社工一步一步完成了职业发展,刷满了社工事务所的所有职务。在担任了2年机构主任后,我忽然觉得自己的事业和领域太局限了,于是经过了比较艰难的面试,来到了我现在的工作单位,也是我觉得一次跳槽刷新我世界观的单位: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

    我之前对公益服务的概念还都是基于北京这种发达城市社区的服务。今年年初,到了中国公益研究院这边开始参与基层儿童福利工作和儿童主任专业化这块后,我走访了大量的贫困儿童留守儿童聚集的大省。切实看到了中国还有大量的孩子没有喝到干净的饮用水,因为不了解政策错失获得救治的机会、以及大量的儿童暴力侵害的案例。这时我才发现我们社会工作密集发展的北京、上海、深圳、广东,其实还很难辐射那些云南、贵州、四川偏远的村落,而恰恰就是那些最偏远的地方,是最需要社会工作提供专业服务的地方。

    所以我们这个团队其实也是致力于,为村居儿童主任(村一级儿童工作者)提供专业化支持,通过网课、培训、督导、信息推送等方式,为儿童主任们增能,让他们可以科学的评估村里孩子们的现状与需求,识别出孩子们生存环境中可能存在的风险,提供专业有效的服务给孩子们,希望通过这些努力尽可能去改善困境儿童的生存境遇,但这些东西,如果我没真正从事到这份工作中,我可能一辈子都理解不了,也体会不到,我可能还在北京的社工机构,陪社区的爷爷奶奶们张灯结彩呢。

    我所在的部门是儿童社会工作发展中心,主要从事儿童主任的全面支持工作,包括培训、督导以及研发各种支持工具,助力儿童主任工作专业化。说到这里,大家可能会有点好奇,儿童主任是谁。那么这个问题,要从一个故事讲起。

    儿童主任的缘起

    2010年春天,时任民政部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促进司司长王振耀和同样在民政部工作的高玉荣,在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共同在云南慰问困境儿童的时候,走到了这样一户家庭中。这个家庭为了给孩子治疗疝气,听信了邻居介绍去了当地一个私立诊所治疗,债台高筑的同时,孩子的病并没有治好。王司长一行问到知不知道当地公立医院可以为孩子免费治疗疝气的时候,他们一脸茫然,原来他们并不识字,也不知道其实他们孩子的病,是可以享受政策免费救治的。事实上这样的事情在农村并不是个别的案例,而是广泛存在的情况。

640.webp (8).jpg

王振耀院长实地调研监督

    这次走访极大的触动了他们,于是回京后王司长和团队连夜开会,认为在村居一级,太缺乏这样一个人可以向儿童和他们的家庭开展宣传教育和资源链接,把政策和福利递送给村子里的孩子们了。于是当时民政部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联合北京师范大学经过多次的商讨和策划,在艾滋病高发地区的山西、河南、四川、云南、新疆5省(自治区)12县120个村开展中国儿童福利示范区项目,探索基层儿童福利体系,儿童主任,就这样孕育而生了。

    所谓的儿童主任,其实就是在村居选聘一位专门从事村居儿童工作,日常通过走访入户了解村子里孩子们的情况和需求,并有针对性的通过资源链接帮助他们解决实际生活当中遇到的问题。那么后来,两位民政部的领导王振耀司长和高玉荣主任便成为了我们北师大中国公益研究院的院长和副院长,开始全身心的投入到我们这项工作中来。

    实地走访,系统性解决问题

    慢慢的,当儿童主任队伍逐渐建立起来,我们发现确实出现了一些积极的效果,通过儿童主任的日常走访入户,儿童们的现状与需求逐渐清晰,大量儿童问题浮出水面,但是我们也发现,来自村居的儿童主任们虽然满腔热情,但是他们往往因为不知道如何有效的为孩子们提供服务,面对一些复杂情况时,儿童主任们更是束手无策。

    我们开始接到很多儿童主任的求助,“孩子爸爸妈妈都外出打工,爷爷奶奶也管不了孩子,孩子一天天就在外面瞎跑”“最近我们村的孩子在学校被大孩子欺负了,身上全是伤,孩子找到我我应该怎么办啊”“我们村有一户孩子家里特别穷,吃了这顿没下顿,你们能不能帮帮他啊”这样的求助像潮水般袭来,我们也确实发现,儿童主任们面临着专业知识匮乏、外部支持稀缺的现实困境,他们急需一些成体系的支持,才能够真正有效的承担起儿童主任的工作,成为村居里孩子们身边的“儿童工作者”。

    正是基于这样的诉求,我们中国公益研究院儿童社会工作发展中心便投入了儿童主任支持工作,通过一套支持体系,助力儿童主任专业化,成为儿童主任成“工”之路上的坚强后盾。

    我们在儿童主任专业化上的坚持深耕,也获得了政策的积极回应。2016年,《国务院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国务院关于加强困境儿童保障工作的意见》出台,提出了在村居设立兼职或专职儿童福利督导员;今年民政部《关于进一步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服务体系的意见》明确的提出了未成年人保护机构、儿童督导员及儿童主任工作职责,有效地从政策层面保障了基层儿童福利体系的持续深化。

640.webp (9).jpg

项目专家为儿童主任实地培训

    我们日常工作很重要的一个部分是实地的走访和督导,虽然没有长征那么艰辛,但是我们基本上也实现了上高原入深山,每天通过在各个村走访督导帮助儿童主任解决实际困难。我们也遇到过途中遭遇山体滑坡滚石砸落、晚上赶往项目村汽车故障在深山里孤立无援,在藏区的督导中一边插着氧气瓶顶着剧烈的高反一边和儿童主任开会的情况。但正是这些大量的实地走访和儿童主任的沟通,我们梳理出了儿童主任的支持体系。

    儿童主任的三年培养计划

    说到我们的支持体系,我们首先想到了儿童主任需要具备哪些能力,要想准确概括能力模型,就势必先要明确儿童主任的工作职责。我们概括儿童主任的日常工作主要分为六项。

640.webp (10).jpg    根据这六项主要服务内容,我们建立起了儿童主任能力模型。

640.webp (11).jpg

    有了明确的能力模型,我们便思考如何能够将知识和技能递送到儿童主任手上。我们发现这样一个实操性很强的工作,很难通过一次两次培训实现能力的提升。像我们学习社工的可能需要三四年的学习再结合实习实操才能对专业社会工作有一个比较完整的认知,儿童主任们因为基本来自于村民,没有经受过系统的专业教育,他需要学习后运用到实践中,在实践中再反思、通过督导再强化和内化学到的知识,同时也需要不断动态的输送专业的工具帮助他们实现知识和技能的递进。于是,在不断地摸索中,我们建立起了这样的一个支持体系,我们叫做三年培养计划

640.webp (12).jpg

    我们通过培训、督导、工具书等通道,将儿童主任们日常工作中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工具输送给儿童主任们,让他们可以动态、实时的获得支持。大家也会看到这是一个三年的培养计划,那为什么不是一年就完成所有工作实现儿童主任的专业化成长呢,其实这里面我们我们也经过了大量的思考。结合着儿童主任的工作和步骤,我们以培训为核心,梳理出了儿童主任三年专业化的成长阶梯。

640.webp (13).jpg

    通过这样的支持体系,我们在过去9年间,通过与中国扶贫基金会、爱佑慈善基金会等合作开展三年支持的试点覆盖了12个省份64个区县超过320个乡镇811个村。这里面有太多太多故事,今天简单和大家分享一些吧。

    儿童主任小梅的故事

    小梅是我们项目区中的一名儿童主任,在和村里孩子、孩子家人接触过程中,小梅吃过很多“闭门羹”;但更让她忧心的是,社区里1400多个儿童中有很多不仅需要物质帮助,更需要心理关爱。

    让小梅印象深刻的是村里一个患淋巴性白血病的孩子。他的父母经常在外做劳力,奶奶身体不好,对他缺乏照顾。为了给孩子看病,家里已经欠了几万元。小梅了解情况后,积极的和我们的督导老师联系询问介入策略,最终通过联系村委会和当地民政部门,协调帮助他家申报了低保、大病救助,解了燃眉之急。

    然而,孩子因病休学后,开始胡思乱想,总是跟妈妈说:“不要给我治病了,花那么多钱,你们都没钱吃饭了。”怎么让孩子开心起来?小梅试了很多办法,效果都不明显。后来听他父母说孩子喜欢画画,小梅就想起了培训当中我们一直强调要发动社区资源解决孩子们遇到的问题,便联系一名村里的高中生志愿者,有时间就去陪孩子画画。一天下午,孩子跟小梅说:“我长大了想当飞行员。”小梅就画了一个很大的笑脸送给他,教他每天都要记得微笑,这样病才好得快,实现他的愿望。渐渐地,孩子变得开朗了起来。

    后来我们和小梅做回访,他说以前没接受过培训的时候,想的特别简单,觉得只要多走动走动,日常让孩子们来儿童之家玩就行了。但是随着培训的深入,她也更加了解不同年龄段孩子们的特点,可以比较明确的为自己设立服务的目标,儿童之家也从以前简单的开放到后来她会设计很多类型的主题活动,邀请孩子们来参加。

儿童主任在儿童之家开展活动

    培训中学到的儿童之家活动组织技巧她觉得最有用了。现在孩子们都叫她梅子姐姐,每周都会踊跃的来参加活动,她说她现在最常听到的一句话就是“太好了,又来儿童之家参加活动了”。

    这些数字是我们共同努力的结果

    这样的工作是儿童主任们的日常,在这里我也想分享一些数据给大家。

    通过我们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合作的基层儿童福利示范项目,我们的项目区在2010年-2015年中,残疾儿童就学率从59.4%提高到84.5%,16岁前打工儿童比例从4%下降到2%,学龄儿童辍学率从5.3%下降到1.8%,18岁以下儿童结婚率(儿童妈妈)从3%下降到1.2%。

    我们还协助3550名儿童办理了户籍手续,为6649名孤儿申请到孤儿津贴,儿童新农合参保率从83.8%上升到99.7%,为8083名贫困儿童申请到最低生活保障,为4084名儿童申请到教育补贴,为708名病残儿童申请到补助或辅助设备......

    这些数据一定程度上证明了儿童主任存在的价值,也成为了鞭策我们不断前行,继续投入提升儿童主任专业化的动力源泉。

    儿童主任的专业化仍存在缺口

    但是在见证了一些所谓成效的时候,我们依然面临着很严峻的现实挑战。一个是根据统计全国儿童主任队伍约60万人,但我们至今的技术支持大概人数在1万人左右,也就是说,每60名儿童主任中,只有1名接受过我们成体系的技术支持。儿童主任队伍的专业化仍然存在巨大的缺口。同时,我们中心因为运营的压力,工作团队也比较有限,凭我们一己之力确实无法回应60万队伍这样一个技术支持的需求。

    所以我们一直在举全员之力和我们的专家团队研发儿童主任工作教材,希望那些没有办法接受体系化支持的儿童主任们,可以通过这一套工具书,指引日常工作。但这就说到了我们遇到的第二个问题和挑战,就是我们没有能力去承担这套工具书的印刷,使得这套可以说是儿童主任工作宝典的工具书,至今仍然是电子文档

    请和我们一起支持“孩子的守护者”

    所以其实在这里,我也很希望借助这次机会和我们乐天行动派午餐会的平台,向大家发声,表达几个我们的想法。

    第一是我们号召大家关注儿童主任队伍,关注儿童主任专业化这项工作,如果您或者您所在的机构日常会与儿童主任打交道,希望您能力所能及的与他们建立联系,提供支持,为儿童主任提供力所能及的资源;

    第二是我们欢迎同行业相关伙伴单位和我们一起探讨,如何为儿童主任专业化构建更加丰满的支持系统

    第三是我们邀请高校及社会领域的专家学者、伙伴机构与我们共同研发课程,丰富儿童主任专业化的技术库;

    最后我们也期待相关的基金会或者资方认同我们的使命和价值,给予我们力所能及的资源和支持

    以上就是我今天分享的全部内容,希望今天通过我的分享,可以让大家知道我们身边还有一群孩子们的守护神,还有我们这样一个团队在默默的支持这些守护神,最终让我们所有的儿童们可以享受安全、健康、幸福的童年。

    最后,也欢迎大家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平台,我们会在微信平台上源源不断的向大家传播基层儿童福利和儿童保护领域的各类信息和资讯,再次感谢大家的聆听,感谢公益网校的邀请,希望我们共同携手、成为乐天行动派。

640.webp (17).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