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事动态 | 奚志勇:做千方百计让老人快乐的社会企业
2019-11-12 4867

640.webp (20).jpg

奚志勇与GPL课程导师比尔·盖茨

奚志勇

北师大中国公益研究院理事全球善财领袖GPL校友

亲和源集团董事长

上海市亲和宇宙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创始人

民政部“全国养老服务业专家委员会”委员

    奚志勇先生不是一般的企业家,与他的交谈少了商业模式、市场前景这样的话题,他更多关注的是社会变革、公益创新、人的价值和创造力。作为国际公益学院全球善财领袖(GPL)首期校友,奚志勇坚定地认同王振耀院长关于“世界进入善经济时代”的判断。作为中国养老行业引领性品牌“亲和源”的创始人,他将企业定位成一家创新型养老社会企业和孵化养老产业人才的黄埔军校。

    英国最早对“社会企业”给出了定义——运用商业手段,实现社会目的(英国社会企业联盟,The Social Enterprise Coalition,UK)。

    管理学大师德鲁克先生曾说过,只有把社会问题的解决变成有利可图的商机,社会问题才能够最终得到解决。

现社会问题:步入深度老龄化的中国,一“床”难求

    按照国际通行划分标准,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超过7%时,意味着进入老龄化;达到14%,为深度老龄化;超过20%,则进入超老龄化社会。

    据《2019—2025中国人口老龄化市场研究及发展趋势研究报告》,我们知道几个事实:

    · 目前我国已进入老龄化阶段,2020年我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例达11.70%,即将步入深度老龄化。

    · 预计2025年我国老年人口数量将增至3亿人。

    · 我国有六省已提前跨入深度老龄化社会——上海市、辽宁省、山东省、四川省、江苏省和重庆市六省。

    · 养老模式由传统单一的家庭养老衍生出了机构养老、社区养老等模式。

    · 人口老龄化作为世界性问题,在给各国发展带来阻碍的同时,也催生了一个新的经济领域——养老产业。

    16年前,奚志勇还在上海政府做着招商引资的工作,常年在外奔波。与养老最初的结缘是一次母亲生病给他打电话,但是有公事在身的他却不能赶回家照料,在内疚的同时,他深深地感到,养老服务是社会的“刚需”。

    2003年,奚志勇下定决心重新出发,告别28年的公务员生涯,去上海建桥集团任总裁。他说:“我做过农民、工人,也做过干部,却没有做过企业家,如果我听从内心召唤做一名企业家,此生的价值也就实现了!”

    最初的业务方向是“地产”,他瞅准了一个机会:南汇康桥地区规划中的一个配套医院项目迟迟无法落地。怎么办?这在政府眼里是一根难啃的骨头,在奚志勇看来却是个事业拓展的“机会”。他看到了中国社会老龄化的发展趋势,立即谋划筹建一个有关老年医养结合的建设项目,很快获得地方政府的批准。奚志勇闯进了社区养老这个朝阳产业。

    在2005年,社会的发展还停留在“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对养老的认识还仅是“一张床”、有人照料这一基本的生存状态,但即便只是“一张床”,在许多城市也是一“床”难求。

640.webp (21).jpg

    一个商人,在这个时候看到的是商机、是投资回报;而一个有血有肉的企业家会衡量“义”与“利”的分量,他会“见利思义”,做出不同一般的判断和取舍。

    奚志勇敏感地体会到:“人一生一辈子的努力,到最后老了连家都没有了,给他一张床,跟陌生的人住在一起,这就是养老吗?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呢?”

寻找解决办法:千方百计让老人感受到快乐

    奚志勇一头扎进有关养老产业的资料堆里,用心学习行业的经验;然后就是走出去,向世界最先进的地区学习。在接触一些国际养老先进案例的过程中,来自荷兰的养老理念直击他的内心,让他深深感动。

    荷兰是全世界第一个允许“安乐死”的发达国家,对于现代养老机构抱有这样的观念:第一,它是“家”的延伸,是过去生活的延伸,而不仅仅是一张“病床”;第二,“Yes”文化,即养老机构的所有服务以最大程度满足老人的一切需求为中心;第三,用进废退,鼓励老人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让大脑和器官保持活力,只有当老人需要服务的时候,你才给予满足,而不是按照自己的养老想法强加给老人各种照料。

    奚志勇感触最深的就是,这样的科学养老,目的只有一个:千方百计让老人觉得快乐。这不就是世界上最好、最先进的养老思想吗?而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对生活“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需要逐步提升,高品质、人性化的养老社区将是未来的解决方案。

    感悟到这一点,他立即着手构筑他的“理想社会”——亲和源养老社区,他要提供中国最好的终身照料服务。

640.webp (22).jpg

    社区主体建筑包括12栋公寓,以及会所、老年护理医院、配餐中心、商业街;室内设计处处体现“无障碍”的需求,譬如,不设置门槛、地坪无高差、取电系统设置低按键及高插座、浴缸和坐便器均设有扶手、宽幅电梯方便轮椅进出,在建筑与建筑之间都有风雨连廊相接,入住老人可以风雨无阻随时到达社区任何地方。

    亲和源还创新性地给每栋楼的老年住户提供三大类“秘书”:生活秘书、健康秘书、快乐秘书。每一位入住会员都有自己的专属秘书,秘书成为会员与养老服务资源之间的“沟通之桥”,老人有何需求,联系一下秘书便能得到妥善安排。而秘书们的工作早已有了“科技装备”,他们采用网络软件,通过采集老年人的生活习惯、身体健康等各方面的数据,对老年用户实行精细化管理。

640.webp (23).jpg

    譬如,老年人聚集在一起吃饭,“生活秘书”很自然就将喜欢吃辛辣的人与喜欢清淡口味的人分别安排在不同的餐桌;老年人在一起交流,抽烟的与不抽烟分开;社区有“公益课堂”、“老年私董会”、“国际文化交流”等等社交活动;入住亲和源的老人还佩有一块手表,每天在亲和源的运动量、血压升降等等数据信息,都通过这块表即时传递给了在世界各地奔忙的子女。

    “见微知著,睹始知终。”以小见大,从细微处见功绩。目标推动,一以贯之,一些看似不起眼的心意终将汇聚成浓浓的善意。

    奚志勇说:“国家提出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个伟大的哲学命题”,那么老年人的美好生活向往是什么?奚志勇认为:“这一部分人洞见智慧,时间自由,是激活生命潜能的最好年华,是恣意人生性情的收获季节,而不是悲观地抓住生命的小尾巴!提供给他们的养老服务,应考虑物质之上的精神幸福。”

实现社会与商业双重价值:仰望星空、心怀义利、脚踏实地

    奚志勇用十年沉淀下来的经验以及营运模式打造亲和源,他说:“前十年我们是在研发一个新产品,就像乔布斯研发苹果一样,当做出一个好的产品推向市场的时候也需要逐步接受。”

    亲和源社区不卖产权,只卖服务,每户一次性支付50万元“会员费”,每月还需要支付生活管理费。这是一个新生事物,刚刚落成的时候,社会上对他们推行的“会员制”并不理解。但是,随着入住老人的亲身体验,亲和源完全不同以往的创新型人性化服务受到认可,良好口碑不胫而走,社会中、高收入的老年人纷纷落户“亲和源”,而这个十年磨一剑的“会员卡”变成一“卡”难求。

640.webp (24).jpg

奚志勇与北师大中国公益研究院、深圳国际公益学院王振耀院长

    奚志勇认为,正如王振耀院长提出的“善经济时代”的理论,一直以来追求利润最大化的时代已经走到尽头,商品定价将由社会主导。商品将越来越关注社会价值最大化,关注让更多人从中受益。未来,经营企业不再只是为了商业价值,而是为社会问题入手寻找解决办法,公益也应借鉴商业的理念和方法,这两个领域势必要融合在一起,但前提是公益的价值远远高于商业价值。业成功,成为了知名的企业家,奚志勇在四十多岁时立下的人生目标则悄悄发生了变化,他说:“之前我学过各种商学院的课程,让我找到了人生的价值,但是与公益学院和善财领袖结缘,使我找到了生命的价值。”

640.webp (25).jpg

奚志勇与GPL课程导师牛根生先生

    2019是奚志勇的耳顺之年,他喜欢用《易经》中的阴阳之道思考问题。在几乎完成了“农民、工人、干部、企业家”这样人生“大满贯”的时候,他说:“人的前半生往往都在从社会索取资源,收获了家庭、财富、事业等等;后半生,就要用时间、金钱、智慧,运用各种形式回报社会,这样才能实现平衡。”

    奚志勇谈到,现在的时代是融合共享的时代,商业需要联合共赢,公益同样需要共同创造更大的社会价值。创造生态圈是公益的价值。

640.webp (26).jpg

    2008年,奚志勇和夫人以孙子的名义创办了“上海亲和宇宙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项目发起了“中国-印度宇宙公益艺术奖学金”,让亲和源的老艺术家与印度有艺术才能的孩子结成伙伴,每年十天、持续十年,促进中印之间的艺术交流。

    由于意识到中国养老产业专业化人才的缺失,基金会资助 “养老黄埔特训营”、培养老龄市场的未来领袖,他同时创造性地提出“公益合伙人、公益天使投资人”等社会创新概念,他认为:“让幸福指数最大化的方法是帮助别人,让别人成功。帮助别人创造财富比自己创造财富更有价值。”

640.webp (27).jpg

    国际公益学院董事会主席马蔚华将社会企业家精神概括为四个方面:义利兼顾的价值观、见微知著的大视野、创新创业的进取心、脚踏实地的责任感。

    六十岁的奚志勇洞见智慧、时间富足,正以满怀的激情照亮生命最好的年华;他掌握了养老的快乐密码,下半场的人生开始得刚刚好!

640.webp (2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