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机构介绍
首页
院长专栏

慈善科技也是软实力,在这方面,我国慈善界还有很大的努力空间。从这个意义上说,盖茨此次给中国所带来的不仅仅是厕所项目,更让我们看见了科技慈善的‘蝴蝶效应’。”北师大中国公益研究院院长王振耀说。


14.jpg

在11月6日举行的“新世代”厕所博览会上,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把一罐人类粪便放到讲台上,这一举动引发现场与会人的关注。他说,在卫生设施缺乏地区,人类粪便中的病原体引发的诸如腹泻、霍乱、伤寒等疾病,每年导致近50名5岁以下儿童死亡。


在演讲中,盖茨还展示了一种自成一体的能杀死病原体,且具有内置微型处理器处理设备的新型厕所。盖茨指出,这种综合了多种创新技术的“新世代厕所”将成为未来厕所革命的关键环节,或者能促进中国的“厕所革命”。


对此,北师大中国公益研究院、国际公益学院院长王振耀表示,自投入慈善事业以来,比尔·盖茨一直从事着用技术解决社会问题的多项实验,无水厕所只是其多项技术的一种。


近年来,科技与慈善的结合已经成为一种趋势,不但释放了科技的力量,也助推了全球慈善事业的发展。“慈善科技也是软实力,在这方面,我国慈善界还有很大的努力空间。从这个意义上说,盖茨此次给中国所带来的不仅仅是厕所项目,更让我们看见了科技慈善的‘蝴蝶效应’。”王振耀说。


记者:我知道,您一直是厕所革命的推动者,国际公益学院还专门成立了厕所文化研究中心。


王振耀院长:国际公益学院厕所文化中心与盖茨基金会一样,不仅关注厕所设备的创新,也同样致力于厕所文化领域的行动研究、能力建设和社会倡导,希望促进将厕所问题纳入行业和国家的社会经济和环境发展政策之中。这种理念上的一致就会在行动上有很多交集。


几年来,国际公益学院厕所文化中心开展了很多相关的活动,主要是搭建一个国内外交流合作的平台,致力于中国厕所领域的政策推动和行业发展。


记者:其实,早在2011年,盖茨基金会就发起了“厕所重生计划”,推动全世界范围内的厕所革命了。


王振耀院长:当年做微软,盖茨就引领了一场互联网的技术革命。一谈到技术革命,很多人可能想到的是机器人等,但盖茨先生却把这种技术革命着眼在了我们生活的日常,比如人们每天都要用的厕所上,而且还算出了经济价值。我国现在面临经济转型压力,盖茨的这种做法给了我们很大的启发。


另一个启发就是,盖茨先生用技术解决社会问题的理念。我们目前更侧重于用行政手段和政策手段来解决社会问题,当然这也非常有效,但盖茨先生却向我们展示了技术解决社会问题的可行性和巨大空间。这尤其值得国内慈善界思考。


记者:去年盖茨先生在北京大学演讲时就提到,“技术也在推动中国公益慈善事业的发展。这是一个日益增长并有巨大潜力的领域。”您如何看待科技与慈善的结合?


王振耀院长:如今,科学技术的巨大发展和进步颠覆了包括慈善在内的许多行业的传统模式。这些技术在慈善领域的应用,消除了诸如时间、空间、资源不平衡在内的限制,改变了人们的慈善参与方式,提高了参与度,推动了诸如极端贫穷、教育资源匮乏和环境破坏等社会问题的有效解决。二者的创新融合产生了巨大的辐射力量。


记者:我注意到,您专门撰文提出了“慈善科技也是软实力”的观点。


王振耀院长:是的。我们经常讨论软实力,从某种意义上说,我认为慈善科技就是软实力。以盖茨先生为代表的一批美国慈善家,他们关注各类社会问题,并注重从技术上推动问题的解决,比如盖茨先生的厕所项目,《原则》一书作者达利欧的海洋保护项目,还有著名数学家西蒙斯致力于攻克自闭症的难题等。他们自觉担负起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进而对国家政治、经济与社会都产生积极而持久的影响。这种慈善科技的力量是革命性的。


记者:在那篇文章中,您也提到对中国慈善科技的担忧。您说,与这些美国慈善家比较,我国慈善界对于慈善科技的认识还很不足,对一些普世性的社会问题关注也不够。


王振耀院长:所以,我就说此次盖茨先生与其基金会给中国所带来的,不仅仅是厕所项目,更重要的是这种理念。比尔·盖茨先生是深圳国际公益学院的奠基人之一,他很关注我们学院,特别希望我们在推动慈善科技上给予重视。


结果我们在搜集资料开始研究的时候,发现慈善科技在中国其实已经有一些案例了。比如腾讯的99公益日,阿里的蚂蚁森林等就是在运用科技的手段来推动慈善发展;电商扶贫,远程支教等模式,都是在运用科技的手段来解决社会问题。这些运用现代科技在慈善领域的创新,会改变中国慈善行业的生态,让中国慈善有了跳跃式发展的可能,也会促进整个慈善体制的变革。


中国与世界接轨,当然也包括慈善。盖茨先生及其基金会的慈善科技的理念和行动,可以说为中国慈善界打开了一扇窗,如果在中国能生根发芽,会让慈善事业更有张力,也会对整个经济和社会产生很大的促进作用。中国要建立现代慈善体制,不仅包括影响力投资、社会企业、慈善信托等,也包括科技慈善。


记者:从2008年中国公益元年至今,中国慈善事业这十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科技尤其是互联网科技所起到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王振耀院长:中国慈善事业的发展,正好赶上了信息革命的浪潮,再加上全球化,而且年轻人居多,这确实是中国慈善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尤其是最近10年,看得越来越清楚。


记者:随着科技慈善成为一股席卷全球的新浪潮,有人说,科技领导者正在重塑慈善,您如何评价这种说法?


王振耀院长:有一定道理。以盖茨先生及其基金会为例,他们做所的可不止厕所项目这一个,他在西雅图的慈善科技实验室,聚集了几百名高端科学家,发明出了多项专利。这些产品都是和贫困人口的基本需要相关,不但在许多方面将引领技术革命,还会重塑慈善的结构,因为它会让慈善更贴近生活。


记者:慈善的本质是受助人的改变,您认为科技如何才能更好的给慈善赋能,让慈善发挥其最大社会价值?

王振耀院长:汽车的发明本来是解决人们的出行问题,结果现在成为了一个产业,改变了人类的整个产业结构,也产生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价值。


盖茨先生的厕所项目也是如此,其本意是解决卫生环境和传染病问题,但最终这有可能成为一个“支点”,让那些本来贫困的人们成为先进科技的受益者、分享者,对他们的生活方式产生巨大影响,进而改变当地的经济和社会生态。


就如盖茨先生所言,满足45亿人的安全用厕需求蕴含着一年60亿美元的商机。你想这是一个多大的产业!会产生多么巨大的就业机会!这是一场革命,也是善经济的典型案例。


记者:一个慈善项目的带动作用犹如“蝴蝶效应”产生的连锁反应,最后导致经济和社会的深层次变革。


王振耀:100多年前的马桶革命改变了整个城市环境,人类的社会、经济、文化都发生了结构性变化。但它一开始想解决的就是满大街臭气熏天的问题。所以说,很多科技创新的发展,起初都是以慈善方式开始的。解决社会问题,推动社会和谐发展,慈善的这种“蝴蝶效应”是有奇迹性的效果的。


记者:国际公益学院在科技助力慈善上有哪些行动?未来又会有哪些举措来推动科技慈善的发展?


王振耀院长:国际公益学院跟盖茨先生及其基金会已经有了很好的合作,我们的很多学生也去美国参观了他的慈善实验室。最近一年多来,我们建立平台,对他的慈善科技类项目进行研究和推广,希望能转化到中国来。其实,类似的项目在中国也有不少,但还没有和外部产生对接。


我们发起成立了“科技慈善影响力投资联盟”,依托和融合以国际公益学院校友群、国际公益学院国际和国内合作伙伴为主体的科技类优质资源,从科技推动社会创新的视角出发,有效链接投资方和投资对象,通过行业实践和知识生产及培训等机制化建设,最大程度地撬动更多社会资金和资源注入科技和社会创新领域。


记者:科技尤其是互联网科技为慈善创造了无限可能。未来,您对中国的科技慈善有什么样的期待?


王振耀院长:科技慈善尤其是互联网科技慈善在中国有巨大的发展空间。中国已经进入善经济时代,以社会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有广阔的前景,其中就包括养老、儿童、大健康、残障人士等各种服务领域,而这个体系的构造正刚刚起步。如果科技慈善能很好地应用到其中,不但会让中国科技有一个革命性的提升,也会助力精准扶贫攻坚,同时为中国经济的供给侧改革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文章来源: 善达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