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引领 |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上升为国家战略 大城市养老服务进展突出
2020-12-31 2734


202011月,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顺利召开,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提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发展面向失能老年人为主的基本养老服务将成为十四五养老服务重点,也将成为促进养老产业全链条发展的关键。在养老服务的质量提升上,养老服务机构的标准体系建设是重要突破口。从各地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工作来看,以北京、上海为典型的大城市在全国养老服务发展中发挥引领作用。


202011月,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纳入国家战略,养老服务或康养产业的十四五规划成为各地重要工作之一。养老服务的转型发展中,以失能半失能老年人照护服务为主要内容的基本养老服务供给需要进一步加强。本月,各地积极推动养老机构等级评定工作,大力推动养老服务质量提升。从地方来看,北京和上海进展突出。


一、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发展面向失能老年人为主的基本养老服务成为十四五养老服务重点


11月,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顺利召开,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提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十四五”期间,我国将“积极开发老龄人力资源,发展银发经济。推动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同发展,健全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发展普惠型养老服务和互助性养老,支持家庭承担养老功能,培育养老新业态,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健全养老服务综合监管制度。”民政部部长李纪恒发表名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署名特别提到,“落实《建议》要求,必须针对老年人最迫切的需求,逐步建立以失能照护为主要内容的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健全面向特困人员的救助供养制度,探索建立面向社会大众的成本可负担、方便可及、质量可靠的普惠型养老服务,推动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

 

从各地密集开展的养老服务或康养服务“十四五”规划工作来看,养老服务的工作重要性明显提升,多个地方养老服务“十四五”规划工作优先级高于民政规划。可以看出,老龄化快速发展的同时,加快发展养老产业将成为我国调整经济结构、促进消费升级、扩大就业的重大战略举措。多地把发展养老产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重大民生工程来抓。

 

总体来看,我国面向经济困难老年人的基础物质保障不断加强,社会救助法立法进程的加速也使得经济困难老年人的保障更加稳固。当前急需以失能半失能老年人的照护服务需求为重点,发展面向失能老年人为主的基本养老服务,提升全市专业化、标准化、智能化养老服务能力,构建现代养老服务体系,促进养老产业发展。


二、养老机构标准化建设成为质量提升突破口


在养老服务“放管服”改革中,养老机构设立许可已被取消,行业标准和信用体系建设将成为综合监管制度的重要抓手。202011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建立健全养老服务综合监管制度促进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中明确“发挥标准规范引领作用”,建立健全养老服务标准和评价体系,实施养老机构服务质量、安全基本规范等标准,引领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

 

从养老服务质量提升的角度来看,其关键在于标准化、专业化,而养老服务机构的质量提升成为突破口。今年以来,民政部发布了《关于加快建立全国统一养老机构等级评定体系的指导意见》,就实施《养老机构等级划分与评定》国家标准(GB/T37276-2018,以下简称“评定标准”),推动建立全国统一养老机构等级评定体系作出部署,提出到2022年基本建立全国统一的养老机构等级评定体系,养老机构服务质量有新提升,公众对养老服务的安全感、满意度进一步提高。20206月,民政部下发《关于开展养老机构等级评定先行先试工作的通知》,将北京、上海、江苏、浙江、江西等14个省份确定为先行先试省份。截至本月,黑龙江、上海、江苏、江西、湖北、湖南、广西、甘肃8个省份已经出台养老机构等级评定管理办法,内蒙古、浙江、广东、贵州、青海5个省份相关管理办法正在征求意见中。从各地的推进进展来看,养老机构的质量提升将与政策补贴关联更加紧密,以奖代补将为各地养老机构提质增效带来更大动力。


三、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养老发挥引领作用


我国老龄化形势有区域性集中的特点,在大城市尤为突出。北京、上海以及东部沿海城市老龄化发展迅速。截至2019年底,上海市户籍人口中60岁以上老年人口518.12万人,占总人口的35.2%,成为全国老龄化程度最深的地区;北京市户籍老年人口占户籍人口的比例也超过25%。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北京、上海养老服务在全国多个方面发挥着引领作用。

 

11月,北京市养老政策进展突出,从长期护理服务保障和人才角度加大养老服务应对举措。出台了《北京市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扩大试点方案》和《北京市养老服务人才培养培训实施办法》。长期护理保险方面,北京市提出在“十四五”期间形成可复制、可推广、可持续的互助共济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政策框架,在全市范围内推开。在人才方面,北京养老人才培养新政明年实施,将岗位补贴与护理员职业技能等级挂钩,并设立毕业生入职奖励,本科毕业从事养老行业最高三年可补贴6万元。此外,北京市还大力推进老有所学、老有所乐,202011月,北京市有17家区级老年开放大学挂牌成立。最近5年,北京市已建成100个市级“市民终身学习示范基地”、48个职工继续教育基地和63个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基地。这些基地累计带动约807万人参与了学习活动周的教育培训和学习活动。

 

上海在长期护理保障、就近就便的嵌入式养老服务以及失能失智专业照护方面走在全国前列,尤其在老年认知障碍照护体系方面发挥引领作用,较为系统地进行了认知照护服务的体系规划和服务能力培养。自2019年正式启动老年认知障碍友好社区试点建设以来,上海已在基础建设方面取得一定突破。其中,闵行区推动了分层式专业认知障碍照护体系建设。闵行区的轻、中、重度认知障碍老年人已超过2万人,立足百姓实际需求,闵行区围绕机构、社区、居家不同照护分工,分层式打造专业认知障碍照护体系,使每一个照护需求环节都能得到有效服务供给,让认知障碍老年人都能享受专业服务。这些制度设计和体系构建值得其他地方学习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