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回应 | 成绯绯:推动养老服务标准化体系建设
2020-09-14 1860

对于养老机构和评估机构来说,各地出台的养老机构服务评估标准有哪些特点和意义?养老机构、评估机构、民政部门应采取哪些相应措施?

9月1日,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养老研究中心主任成绯绯受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老年之声《乐享时光》栏目邀请,探讨养老机构服务评估标准的实施问题。

以下为采访实录

问:目前都有哪些地方出台了养老机构服务评估标准?

首先我介绍一下我们为什么关注地方标准出台的进展。首先我们中国公益研究院一直在致力于从智库的角度推动养老政策的进步和行业的发展,这些年我们也在参与国家标准的研究和起草工作。其中最重要的就是2018年的时候起草养老机构等级划分与评定的国家标准,后来又进一步起草其配套实施指南。标准化其实是可以提升社会的生产活动,规范市场行业,推动整个秩序建立,促进行业发展的。

近些年我国养老机构在多个方面取得了较大发展,包括规模的快速增长,举办主体进一步多样化,功能逐渐拓展,公办养老机构不断改制等。但同时我们也看到养老构其实整个服务质量上还存在参差不齐的情况,尤其是对失能、半失能以及失智老人的专业照护能力还需有一个很大的提升。

基于这种情况,我们在日常的监测和研究中,对标准的制定和出台情况格外关注。从国家的角度来讲,近年来出台了一系列文件去推动标准体系的建设。2014年,多个部门联合出台了关于加强养老服务标准化工作的指导建议。2017年又出台了养老服务标准体系建设指南。所以说我们整个国家的养老服务标准化已经建立了一个框架,也制定了一系列标准。刚才我们提到的养老机构等级划分与评定国家标准,其实就是整个标准体系建设中的一环。从地方进展来看,我们其实一直在持续进行监测。

先说一下近三年的情况,近三年应该说是大量地标出台的三年,从近三年的监测看,31个省份中仅有5个省份近三年是没有出台地方标准的,但是这5个省份之前也是出台过相关标准的。从今年的情况来看,地方出台的标准数量还是挺多的,目前出台数已达26个,这里面即包括省级的,也包括地级市的,其中省级标准有14个,地级市标准有12个。这些推出的标准以推荐性标准为主。

问:从区域分布来看,今年出台的养老标准有什么比较突出的特点?是如何集中出台的?

省级标准的出台集中在山东、浙江、吉林这些地方,尤其是山东,今年出台了5个省级养老地标。至于地级市,比如内蒙古的呼和浩特,今年出台了6个地方标准,在数量上还是比较多的。

问:各地密集出台的养老标准主要是想解决哪些方面的问题?

今年已经出台的地方标准主要还是集中在养老机构。26个地标里,有18个都是养老机构相关的一些地方标准,当然除此之外还涉及到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规范,社区服务质量评估,养老护理员培训规范,养老护理员服务质量要求等其他方面。但主要还是围绕养老机构,具体来看有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跟疫情防控和养老机构安全管理相关的地标,这是今年26个地标里出台数量相关性最多的。其中包括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专门的消毒规范等与今年疫情相关的规范措施。今年上半年就有4个省市出台了疫情防控技术指南。在这里要特别提一下浙江省,它是最早出台疫情防控技术指南的。浙江省在2月底的时候就已经批准实施了其地方性疫情防控技术指南,应该说浙江的行动非常快。在疫情比较急、防控压力比较大的一个时间段,出台疫情防控技术指南对养老机构疫情防控非常有利。

第二,围绕失能、失智老人的服务,这也是今年比较突出的方面。吉林省出台了失智老人服务规范,广东出台了认知障碍症老人照顾指南,可以看到随着养老机构服务能力的提升,为照顾失能和失智的老人,需要不断去强化这方面的服务,这样的规范出台为养老机构提供了一些指引。

第三,社工服务规范,在两个地级市的层面有出台,分别是南京和呼和浩特。这两个地方特别关注到了社工的服务规范。其实说到社工,老年社工目前来讲,在我们整个养老领域还是比较缺的,尤其是在养老机构里面,养老机构的等级划分国标里面对于等级较高的养老机构是有社工配置的要求的,所以其实社工本身有一套服务规范的。这是在两个这个地级市的这个层面。比如南京和呼和浩特,他们专门出台一个地标去引导这方面的一些服务和工作。

第四,护理升级、服务操作指南等跟养老机构的日常的运营和管理相关的内容。今年的地方标准基本上集中在养老机构质量提升和能力提升方面,包括最基本的安全管理,失能、失智老年人照料,食物规范,社工的引导和发展等。所以说,现在地方标准实际上跟国家标准导向是密切相关的。

问:养老机构等级划分与评定国家标准实施有哪些意义?这样一份标准对于各地的养老机构来说又意味着什么呢?

首先,养老机构等级划分与评定国家标准尤其是其配套实施指南非常详细的规范了养老机构日常运营及其管理要求。在起草标准和指南的过程中,我们吸收了现有的很多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所以说这个标准包括配套的实施指南,是现有标准的集成。推动标准的实施,就是对已有标准的贯标过程。它的意义不光是做好一个标准,更对于推动现有标准的贯标过程有重要作用。有些标准是强制性标准,也有一些是推荐性标准,通过把现有标准纳入到国标里来,对于标准化的建设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养老机构等级划分与评定国标包括配套的实施指南,包含内容非常丰富,包括环境、设施设备、运营管理、服务等各方面,尤其实施指南里面包含了566项基本要求,让服务质量和风险的防范始终贯穿于实施指南的各个方面。举个最简单的例子,环境硬件里面,对于生命安全,社会无障碍等都有非常明确的规定,对于整个养老机构的管理体系要求,包括一些高质量的发展,其实都是有引导和导向的。下面从4个方面来解释实施意义:

第一个方面标准健全了我国养老机构的评价体系。这是第一次从国家层面健全我国养老机构评价体系,为养老机构提高质量和服务能力提供了一个具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的标准。

第二个方面标准引导了养老机构重服务、重质量的发展方向。在标准制定伊始,就想让其成为一个质量提升的要求导向,所以等级评定的国标和指南为养老机构提出了更高的发展要求和更大的发展空间。尤其是从1级到5级的设定,为养老机构提供了很大的发展空间去指引更高质量的发展。

第三个方面标准提升了养老机构透明度。平时身边的一些老人或朋友会希望我们推荐一些养老机构,最好是价格可以接受同时服务质量能够好一些。现在等级评定结果出来之后会在政府官网上公开,老年人很容易通过各种途径知道其所在的城市所在的区或者街道,周边有什么样的养老机构供其选择。标准的出台能够很大程度上降低信息不对称的情况,提高透明度,也能够更好的保护老年人的权益。

第四个方面养老机构作为整个养老产业里面很重要的部分,国家标准的出台将引导养老产业的质量提升,这也是国标出台一个很重要的意义。

对于养老机构来讲国标和实施指南意义可能是什么?其实国标实施指南的566条,可以直接转化为养老院长的一份管理指南。这个标准里包含了环境、设备、运营、管理4大方面。举个例子,我们说到环境可能第一条就交通便捷度、通达度。我作为一个老年人,我选择养老机构的时候,是不是去这里方便,其实是对于养老机构挑选的重要考虑因素之一;从交通服务配套到具体的建筑设计考虑,包括每个空间的功能,设能设备的配置,再到提供哪些服务,需要建设哪些制度,制定什么样的规范和流程等都比较明确。我们有幸看到这样一个养老机构等级划分与评定国家标准和它的配套实施指南的出台,这对于新进入养老机构的投资人或者说运营管理者也好,将会是一份高质量的管理指南。

问:养老机构如何适应各地的服务标准?

国标的构建经历了一个发展的过程,这些都需要养老机构本身去不断的学习。从养老机构的角度来看,首先要了解国家的政策标准和导向是什么,要先去学习这个标准,通过标准引导内部发展。

具体到怎么去适应各地的标准,实际上各个地方制定地标的时候,也会参考国标,所以理念和导向上不会有冲突,地标会比国家标准更细,也会更适应各个地方的一些特殊情况,上海北京的地标在这一块就做得非常细。

问:对于各地的民政部门、养老机构,第三方评估机构有哪些建议?

首先,我们刚才回顾了整个养老服务标准的发展过程,我们现在是在构建标准化体系的过程中。我们已经有了很多国标、行标、地标,还有很多团体标准,应该说我们标准化体系已经逐步建立起来了。

对于民政部门,从我们整个行业发展来讲,已经有一个非常好的标准体系架构。相关主体应当围绕现有的国家标准化体系建设的一些政策导向来推动各方面的工作。去年年底,民政部下文要建立全国统一的养老机构评估试点,明确了2022年全国基本建立起统一的养老机构评估体系。这其实就是一个很明确的导向,来去指导相关主体怎样去推动这些工作。从民政角度来看,本身养老机构就是我们管理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民政部门就是在推动标准的贯彻和落实。民政部门一方面是推动标准的完善,另一方面是推动标准的贯彻和落实。

对于养老机构,养老机构本身应该依托于标准化体系的建设,等级评定是机构提升管理的一个重要契机,这是很好的提升管理和服务能力的机会。依托这个契机,提升服务质量,对于养老机构的可持续发展很有帮助。

对于第三方评估机构它是标准实施过程中一个很重要的引导方,把实施指南学习的更加透彻才能更好的引导养老机构的发展。